2025-04-04 14:21:44 | 寻校网
寻校网(https://www.xunxi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的相关内容。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如下:
一、运动的描述 寻校网
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a用Δv与t比。
2、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竖直上抛知初速。
上升最高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中心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数;求加速度有好方,ΔS等aT平方。
3、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二、力
1、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2、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万物,电场力存在定无疑;洛仑兹力安培力,二者实质是统一;相互垂直力最大,平行无力要切记。
3、同一直线定方向,计算结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计算结果给指明;两力合力小和大,两个力成q角夹,平行四边形定法;合力大小随q变,只在最大最小间,多力合力合另边。
4、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状态相同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做;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法按顺序做;正交分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三、牛顿运动定律
1、f=ma是牛顿二定律,产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力。合力与a同方向,速度变量定a向,a变小则u可大,只要a与u同向。
2、N、T等力是视重,mg乘积是实重;超重失重视视重,其中不变是实重;加速上升是超重,减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减升定,完全失重视重零。
四、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运动轨迹为曲线,向心力存在是条件,曲线运动速度变,方向就是该点切线。
2、圆周运动向心力,供需关系在心里,径向合力提供足,需mu平方比R,mrw平方也需,供求平衡不心离。
3、万有引力因质量生,存在于世界万物中,皆因天体质量大,万有引力显神通。卫星绕着天体行,快慢运动的卫星,均由距离来决定,距离越近它越快,距离越远越慢行,同步卫星速度定,定点赤道上空行。
五、机械能与能量
1、确定状态找动能,分析过程找力功,正功负功加一起,动能增量与它同。
2、明确两态机械能,再看过程力做功,“重力”之外功为零,初态末态能量同。
3、确定状态找量能,再看过程力做功。有功就有能转变,初态末态能量同。
寻校网(https://www.xunxi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的相关内容。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如下:
一、运动
1. 考生易混淆的超重和失重问题
(1)超重不是重力的增加,失重也不是重力的减少。在发生超重和失重时,只是视重的改变,而物体所受的重力不变.
(2)超重和失重现象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即速度方向无关,只取决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
(3)在完全失重状态下,平常由重力产生的一切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
2. 对于平抛运动,考生应注意不能混淆速度和位移的矢量分解图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一时刻任一位置处,根据运动的独立作用原理,速度可以分解,位移也可以分解。要注意这两个矢量图的区别与联系,不能混淆.
在速度矢量图中,设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tanα=vy/v0=2y/x.在位移矢量图中,设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β,tanβ=y/x,因此有tanα=vy/v0=2y/x=2tanβ.
3. 考生应注意近地卫星与赤道上的物体的区别
近地卫星离开地面运行,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也可以近似视为重力提供向心力.而赤道上的物体在地球上随地球自转做圆周运动,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与对物体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4. 考生应注意r在不同公式中的含义
万有引力定律公式F=GMm/r2中的r指的是两个质点间的距离,在实际问题中,只有当两物体间的距离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定律才适用,此时r指的是两物体间的距离.定律也适用于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此时r指的是这两个球心间的距离.
而向心力公式F=mv2/r中的r,对于椭圆轨道指的是曲率半径,对于圆轨道指的是圆半径,开普勒第三定律r3/T2=k中的r指的是椭圆轨道的半长轴.可见,同一个r在不同公式中的含义不同,要注意它们的区别.
二、能量
1. 掌握一个有用且易错的结论:摩擦生热Q=f·Δs
摩擦力属于“耗散力”,做功与路径有关,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运动时,发热产生的内能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相对路程的乘积,
即Q=f·Δs.在相互摩擦的系统内,一对滑动摩擦力所做功的代数和总是负值,其绝对值恰好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相对路程的乘积,也等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2. 理清两个易混、易错的问题
(1)错误地认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做的功总是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2)忽视细绳绷紧瞬间的机械能损失。
三、场
1. 考生不易理解的三个概念——电场强度、电势、电容
(1)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F/q,但E的大小、方向是由电场本身决定的,是客观存在的,与放不放检验电荷以及放入的检验电荷的正负、电荷量的多少均无关.
既不能认为E与F成正比,也不能认为E与q成反比.同理,电势也是由电场本身决定的,是客观存在的,与放不放检验电荷以及放入的检验电荷的正负、电荷量的多少均无关.电势的正负符号表示大小,
即正值大于负值.对电容的理解也是如此,电容由电容器本身决定,与电容器是否接入电路无关,即与电容器是否带电(电容器带电荷量)和两极板间电势差无关.
(2)要区别场强的定义式E=F/q与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式E=kQ/r2,前者适用于任何电场,其中E与F、q无关;而后者只适用于真空中点电荷形成的电场,E由Q和r决定.
(3)场强与电势无直接关系,场强大(或小)的地方电势不一定大(或小),零电势点可根据实际需要选取,而场强是否为零则由电场本身决定.
2. 考生不易区分的电场线、电场强度、电势、等势面的相互关系
(1)电场线与场强的关系:电场线越密的地方表示电场强度越大,电场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
(2)电场线与电势的关系: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3)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关系: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等差等势面也越密,电场线与该处的等势面垂直.
(4)电场强度与等势面的关系:电场强度方向与通过该处的等势面垂直且由高电势指向低电势;等差等势面越密的地方表示电场强度越大.
3. 考生应注意的一个重点——安培力
将通电直导线垂直磁场方向放入匀强磁场中,其所受安培力大小为F=ILB,安培力的方向总是既跟磁场方向垂直,又跟电流方向垂直,即F⊥B、F⊥I,安培力的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
4. 考生不易掌握的一个难点——带电粒子在“场”中的运动
(1)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本质是力学问题
①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和重力场共存的复合场中的运动,其受力情况和运动图景比较复杂,但其本质是力学问题,应按力学的基本思路,运用力学的基本规律研究和解决此类问题.
②分析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受力时,要注意各力的特点。
(2)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的基本模型有:
①匀速直线运动.自由的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做的直线运动通常都是匀速直线运动,除非粒子沿磁场方向飞入不受洛伦兹力作用.因为重力、电场力均为恒力,若两者的合力不能与洛伦兹力平衡,则带电粒子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将会改变,不能维持直线运动.
②匀速圆周运动.自由的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必定满足电场力和重力平衡,则当粒子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使带电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
③较复杂的曲线运动.在复合场中,若带电粒子所受合外力不断变化且与粒子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带电粒子做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此类问题,通常用能量观点分析解决,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若有轨道约束,或匀强电场或匀强磁场随时间发生周期性变化时,粒子的运动更复杂,则应视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正确分析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受力情况并判断其运动的性质及轨迹是解题的关键,在分析其受力及描述其轨迹时,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并善于把空间图形转化为最佳平面视图.当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做多过程运动时,关键是掌握基本运动的特点和寻找过程的衔接点.
以上就是高考物理知识点-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寻校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寻校网:www.xunxiao.com物理高考必考公式物理高考必考公式如下: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一:直线运动理解口诀: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a用Δv与t比。2、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为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最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周年(天体运动)今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周年,近几年以中国空间站为出题背景,考察天体与圆周运动已经成为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本文本站整理出2022年各省份有关天体运动的物理试题,并且整理出与此相关的干活知识点。一、2022年各省份有关载人航天的物理高考试题1.(2022全国乙卷)2022年3月,中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离地球表面约400km的“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周年(天体运动)今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周年,近几年以中国空间站为出题背景,考察天体与圆周运动已经成为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本文本站整理出2022年各省份有关天体运动的物理试题,并且整理出与此相关的干活知识点。一、2022年各省份有关载人航天的物理高考试题1.(2022全国乙卷)2022年3月,中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离地球表面约400km的“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周年(天体运动)今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周年,近几年以中国空间站为出题背景,考察天体与圆周运动已经成为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本文本站整理出2022年各省份有关天体运动的物理试题,并且整理出与此相关的干活知识点。一、2022年各省份有关载人航天的物理高考试题1.(2022全国乙卷)2022年3月,中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离地球表面约400km的“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周年(天体运动)今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周年,近几年以中国空间站为出题背景,考察天体与圆周运动已经成为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本文本站整理出2022年各省份有关天体运动的物理试题,并且整理出与此相关的干活知识点。一、2022年各省份有关载人航天的物理高考试题1.(2022全国乙卷)2022年3月,中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离地球表面约400km的“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周年(天体运动)今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周年,近几年以中国空间站为出题背景,考察天体与圆周运动已经成为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本文本站整理出2022年各省份有关天体运动的物理试题,并且整理出与此相关的干活知识点。一、2022年各省份有关载人航天的物理高考试题1.(2022全国乙卷)2022年3月,中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离地球表面约400km的“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周年(天体运动)今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周年,近几年以中国空间站为出题背景,考察天体与圆周运动已经成为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本文本站整理出2022年各省份有关天体运动的物理试题,并且整理出与此相关的干活知识点。一、2022年各省份有关载人航天的物理高考试题1.(2022全国乙卷)2022年3月,中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离地球表面约400km的“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周年(天体运动)今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周年,近几年以中国空间站为出题背景,考察天体与圆周运动已经成为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本文本站整理出2022年各省份有关天体运动的物理试题,并且整理出与此相关的干活知识点。一、2022年各省份有关载人航天的物理高考试题1.(2022全国乙卷)2022年3月,中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离地球表面约400km的“
2024-07-26 05:25:18
2024-06-07 01:19:51
2024-05-19 23:45:41
2024-05-19 00:26:28
2023-12-08 16:35:15
2023-08-31 04: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