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5 06:09:55 | 寻校网
新高考与传统高考,不仅在选科上面有巨大的区别,而且在成绩算分上也出现了巨大的改变。相信很多新高考的同学都知道一个新词语“等级赋分制”,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新高考赋分制是什么意思?新高考赋分制怎么选择占优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新高考等级赋分”是指:对考生选考科目的成绩进行等级划分,然后根据考生卷面成绩排名所在的等级区间赋予相对应等级的分数。
以采用新高考3+1+2的省市为例,赋分共分为A、B、C、D、E五个等级,赋分起点为30,每个等级所占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15%、35%、35%、13%、2%,原始分按照数学公式转换为100-86,85-71,70-56,55-41,40-30五个区间维度,考生根据五个区间维度将卷面分按等级转换为实际分数。
等级赋分换算公式:(该区间高考最高分—原始分)÷(原始分—该区间高考最低分)=(等级赋分区间最高分—X)÷(X—等级赋分区间最低分)(注:X为该生最终得分)
比如一个考生的地理卷面分为80分,其分数排名位于前30%,根据等级赋分表来看,处于B等级,该区间原始成绩第一名为85分,最后一名为70分,那么根据等级赋分的换算公式来看,最终得分是76.6分。
(85-70)÷(80-70)=(85-X)÷(X-71)可得X=76.6
1、选择自己有优势的学科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只有是自己强的学科,才有可能在赋分中处于“分子”上,而不是“分母”中,这一科可选专业再多,如果自己没有优势,自己学起来非常困难,都要尽量避免,这是符合新高考的思路的。
2、选择竞争对手弱的学科
等级赋分,你的成绩的好坏,不只取决于你自己,你对手的强弱非常重要。哪些学科竞争对手弱?你就考虑一下,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会选择什么组合?比如山东省选课中,排名第一的组合是最不被专家看好的组合:政史地的“老文科”组合,因为这个组合的专业受限比较明显。那么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学生选择呢?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学生中多数是因为学习其他科目听不懂而被迫选择这个组合。所以,像地理、政治这些学科,竞争对手相对较弱。
3、选择竞争对手相对多的学科
等级赋分制度下,竞争对手越多,竞争反而越弱,这是因为人数越多,赋分相对越合理。比如选择化学的学生有1000人,假如前3%的学生可以赋分到90分到100分,那么只有30个学生可以赋到这些分,你需要考到全省前30名;如果有10000个学生选择了地理,那么就有300个学生可以赋成这么多分,考入全省300名的难度,要比考入前30名的难度小不少,其他档次也是基本如此。
采用新高考等级赋分制目的在于缩小学科难度不同而导致的分数差异;缩小试题难度不同而导致的分数差异;缩小区域教育水平不同而导致的分数差异。综述,新高考改革旨在让规则更公平,考生机会更多。
更多内容,我们只需要在本文上方或下方“输入分数看能上的大学”一栏,输入自己的成绩、省市、选考科目,即可一键进入五米高考,查看更多关于高考的数据和资讯。
云南新高考政策是3+1+2模式。云南新高考考生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成绩和自主选择的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总分为750分。
新高考政策云南是3+1+2模式。
从2025年起,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录取依据全国统一高考成绩、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择优录取。
1、考试科目。考试科目由全国统一高考科目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组成。
全国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任选一门)3门,不分文理科,使用全国卷,其中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部分组成。
选择性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考生根据普通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在选择性考试的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参加考试。考生首先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必须且只能选择1门作为首选考试科目,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2门作为再选考试科目。
2、成绩构成。考生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成绩和自主选择的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总分为750分。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卷面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选择性考试科目各科满分均为100分,其中,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按照原始分计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总成绩,思想政治、化学、地理、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按照等级转换分计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等级转换计分办法另行公布。
3、招生录取。从2025年起,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中,按照物理、历史2个类别分列计划、分开划线、分别投档,区分本、专科2个阶段进行录取。考生总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考生志愿由“院校专业组”组成,实行平行志愿投档。
普通高等学校要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对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的需要,提出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提前向社会公布。
1、云南新高考3+1+2推荐理化生组合:这是纯理科的组合,比较适合“理科男”,可以报考的专业数量是最多的,符合绝大部分理工科院校、医学类院校的专业要求。缺点是学习难度大。
2、云南新高考3+1+2推荐理化地组合:这个组合近似于纯理科组合,因为地理的学习难度比较小,不用化太多时间记忆,主要还是偏理解记忆,可以报考的院校和专业数量仅次于纯理科组合。缺点是很多人喜欢地理,选考的人比较多。
3、云南新高考3+1+2推荐理化政组合:这个组合比较适合生物学习成绩不太好,但是记忆力不错的考生,可以报考的院校和专业数量也比较多。缺点是政治科目想考高分不容易。
4、云南新高考3+1+2推荐理生地组合:这个组合跟理化地组合比较接近,比较适合想学理科类专业,但是化学学习成绩又不太好的考生报考。缺点是可以报考的专业相对于理化地来说较少。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寻校网:www.xunxiao.com新高考赋分制是什么意思?怎么计算?赋分制怎么选择占优势?新高考与传统高考,不仅在选科上面有巨大的区别,而且在成绩算分上也出现了巨大的改变。相信很多新高考的同学都知道一个新词语“等级赋分制”,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新高考赋分制是什么意思?新高考赋分制怎么选择占优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新高考赋分制是什么意思?“新高考等级赋分”是指:对考生选考科目的成绩进行等级划分,然后根据考生卷面成绩排名所在的等
新高考政策甘肃是哪种模式3+3还是3+1+2新高考政策甘肃是3+1+2模式。甘肃从2021年入学高一学生开始实行,2024年首届新高考。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使用全国统一试卷,不分文理科,成绩当年有效,每年按国家统一安排进行。考生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新高考政策甘肃是3+3模式还是3+1+2模式甘肃新高考政策是3+
新高考政策浙江是哪种模式3+3还是3+1+2新高考政策浙江是3+3模式。第一个“3”指的是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科;后者“3”指从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新高考政策浙江是3+3模式还是3+1+2模式浙江3+3新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数及总分第一个3: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采用原始考分,总分450分;第二个
新高考政策辽宁是哪种模式3+3还是3+1+2新高考政策辽宁是3+1+2模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两类,合格性考试成绩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以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重要依据;选择性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新高考政策辽宁是3+3模式还是3+1+2模式辽宁新高考政策是3+1+2模式。考试科目。辽宁省统一高考考试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考试
新高考政策云南是哪种模式3+3还是3+1+2云南新高考政策是3+1+2模式。云南新高考考生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成绩和自主选择的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总分为750分。新高考政策云南是3+3模式还是3+1+2模式新高考政策云南是3+1+2模式。从2025年起,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录取依据全国统一高考成绩、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
新高考政策宁夏是哪种模式3+3还是3+1+2宁夏新高考政策是3+1+2模式。宁夏新高考3+1+2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门课为统考科目,然后从历史、物理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科目考试,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科目考试。新高考政策宁夏是3+3模式还是3+1+2模式新高考政策宁夏是3+1+2模式。1.考试科目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
新高考政策云南是哪种模式3+3还是3+1+2云南新高考政策是3+1+2模式。云南新高考考生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成绩和自主选择的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总分为750分。新高考政策云南是3+3模式还是3+1+2模式新高考政策云南是3+1+2模式。从2025年起,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录取依据全国统一高考成绩、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
新高考政策云南是哪种模式3+3还是3+1+2云南新高考政策是3+1+2模式。云南新高考考生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成绩和自主选择的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总分为750分。新高考政策云南是3+3模式还是3+1+2模式新高考政策云南是3+1+2模式。从2025年起,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录取依据全国统一高考成绩、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
2023-09-30 10:17:20
2023-09-07 11:05:59
2023-08-10 07:20:35
2023-07-14 05:36:52
2024-04-10 00:46:15
2024-01-29 16: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