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3 00:12:13 | 寻校网
全国高考2至4天。
高考分为传统高考地区和新高考地区。具体高考时间为:
1、传统高考地区
(除新高考地区以外的省份)高考时间为6月7日至8日,为期两天;(新疆、西藏、内蒙古9日考民族语文)。6月7日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6月8日上午考综合,下午考外语。语文与综合考试时长是2.5小时,数学与外语考试时长是2小时。
2、新高考3+1+2地区
(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高考时间为6月7日至9日,为期三天。6月7日考语文和数学两科,6月8日上午9点开始考政治/物理,下午考外语,6月9日上午考历史/化学,下午考地理/生物,文理科是分开考的,小科考试时长是1.5小时。
3、新高考3+3地区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高考时间为6月7日至10日,为期四天。高考时间和等级考试时间都安排在6月7日至10日。
高考成绩查询方式:
1、支付宝、微信、微博公众号查询
微信公众号和支付宝、微博就推出查询活动。非常方便,利于高考的学子去查询自己的成绩,只需要输入自己的姓名,考号或者是身份证号就可以,不收取任何的费用,免费向高考生开放。 寻校网
2、网站查询
网站是获取信息很重要的一种方式。几乎每一个东西的查询都有一个网站,同样高考也不例外。考生可以登录高考平台,然后填入自己的考生号,姓名,身份证号就可以进行查询。
3、短信查询
电话和短信作为我们最基本的一个通讯工具,同样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有一些高考生可以通过发短信的形式进行查询高考的成绩,这样可以更明确地看到自己的高考成绩,同时也比较方便获得信息。
浙江高考试点方案幕后:2年先后修改超30次
高考改革大幕拉开,幕后有怎样的故事?钱报记者专访省教育厅厅长
刘希平揭密:为何试点是浙江
本报记者王玲瑛
这次新高考改革,由教育部统筹进行顶层设计,“选择有条件的省市”开展试点。之前,相关省份传出过试点消息,最后敲定的是浙江和上海,成为全国两大试点地区。
早在去年年底,浙江已拟定了一份高考招生改革方案,只等教育部全国方案出台,根据全国方案做出调整,再向社会公布。那时,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说,浙江争取成为试点省份,但还没有把握。
教育部最后选定浙江,昨天,刘希平把原因归结于,浙江有全面的高中新课改和高考招生改革的良好基础,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其来也渐,其入也深”。
为什么试点是浙江
因为有教育改革的良好基础
这是一个快得出人意料的时代。
2年前的9月,浙江开始全面推行“深化高中课改”,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给学生更多选择权,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当时钱江晚报记者采访刘希平厅长时,他预计10年后,高考改革将与高中新课改配套,给学生更多自主权。那时刘希平还有些无奈,与高中课改相衔接的高考制度,是国家层面的设计,浙江希望在国家层面能早一些进行高考改革。
如果高考改革遥遥无期,这意味着,高中新课改会走得有些踉跄,一只脚往前走了,一只脚还在原地。这样的现状,会让家长和高中老师忧思重重,累觉不爱。
仅仅过了2年,全国高考改革方案出炉,浙江和上海成为了全国两大试点地区。
刘希平把浙江这些年的“渐入、渐深”改革排了一个时间表:
2008年,浙江做了小范围的考试科目高考改革,英语听力、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实行平时考试,考生每科可参加2次,并自主选用考试成绩。
2009年,浙江高考科目进行分类,考生可在三大批次中自主选择。第一批科目,在保持原有“3+X”组合基础上,增加自选模块考核;第二批科目,维持原有“3+X”科目组合;第三批科目,在保持共同科目“语数外”基础上,增加技术科目测试。考生可以自主选择,量力而考。
这个方案实施后,教育部学生司司长王建国在一次调研中不无感慨地说,“在浙江看到了希望,增强了推进高考改革的信心”。
2011年,浙江高考招生率先尝试“三位一体”,实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2012年,浙江开始全面深化高中新课改,在普通高中推行学生选课和走班制教学,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必修课也开始进行分层教学,并实行弹性学时,给学生更多选择权。
刘希平阐述,当时深化高中课改设计,是想为学生找一条多样
化发展之路。之前,在普通高中,长期以来似乎只有一条路:升学。教育更多是一种标准化培养,让所有人在一个模子里成长。但有的人,天生对动手感兴趣;有的人,天生对艺术感兴趣;有的人,天生对数学感兴趣……统一学习,就会学得很痛苦。深化课改,是想让孩子学得快乐,学将来对他有益的、适合的东西。
2013年,浙江省提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使之升格到国家级考试要求。考试安排在标准化考点、考场;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全科开考、一年2次,学生每科可自主选择参加2次考试,并选用其中一次成绩;成绩报告采用等级制。
这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纳入高考成绩提供了制度支撑。
此外,浙江高考的平行志愿、高职提前招生、单考单招等改革,均已有多年实践。
“2009年的浙江高考科目分类,与当下高考改革方案的分类考试,在内在逻辑上是一致的;2011年,浙江‘三位一体’招生提出的综合评价、学业水平考试与统一高考相结合,与今年新高考改革方案,在脉络上也是一致的;2012年,深化高中新课改,实行学分制、走班制和弹性学时等制度,与这次高考招生改革推进学生和高校选择考试科目、实行高考必考科目与选考科目结合的思路完全一致。”刘希平说。
大影响、大思潮从微细不易察觉之处源发,浙江就这样一步步获得了“试点”资格。
为什么设计了那么多科目
因为想让学生有个性化选择
高考改革方案纷繁复杂,细节林林总总,但改革的内核却很清晰: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给学生和学校更多选择空间,使之符合人才培养和成长规律。
选择权,或者说选择性教育思想,是刘希平担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期间,数不清在多少场合或会议中阐述过的教育理念。
在深化高中课改时,他就说过,“我自己想像,经过多少年的努力,这个以‘选择’为主旋律的改革,会落地开花,以前那种育人的统一标尺,会完全改变。衡量学习,多一把尺子,就会多一群孩子的成功。”
这个“多少年的努力”,当时刘希平做了一个估计:10年。
新高考改革方案出台,这10年的预计,将大大缩短。
“高考确实是个指挥棒,它对现实教育影响很大,会倒逼高中新课改,给学生学什么,考什么,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刘希平把“选择权”比喻为理解新高考改革方案的钥匙,理解选择权,也就理解了新高考。
“要理解我们这次高考改革,为什么设计了那么多科目让孩子选,那么多考试机会让孩子选,就是想推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可以文理混搭
,可以跨界,孩子不用苦苦地和自己的短板较劲,使他更多品尝到自己的成功。”
“我们现在都认同,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但什么教育才适合孩子,我们很难事先设定,选择性教育,就是要在学和教过程中不断发现,什么才是适合孩子的。不是孩子的第一次选择,就一定是他的兴趣、能力,他也要靠选,靠试,然后调整。”
“我现在最担心的是家长过多干涉孩子的选择,老张家的孩子学奥数被自主招生了,我家孩子也去学奥数;老李家的孩子学钢琴被当作特长生招走了,我家孩子也要去学……家长要做的不是跟风,而是发现孩子的唯一性,发现孩子的特长,而不是根据别人的经验来事先设定。” 浙江新高考改革,昨天只是拉开了大幕,具体实施还有非常多的困难。刘希平目前最大的担忧是诸多期望值的冲突,“我理解,社会各界对高考改革方案的期望值都很高,但很多期望值在当下无法满足,甚至很多期望值是互相矛盾的。比如专家希望给予高校更多自主招生权,但家长也许希望有更多刚性要求,以保证招生的公平公正。我们只能不断探索,让制度向更合理,更公平公正的方向去做。我想,未来总会越来越好。”
昨天公布的试点方案
前后修改了30多次
“从初稿到昨天方案公布,据我估计,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大概修改了30次以上。”一位曾参与浙江高考改革试点方案调研的中学校长昨天透露。
全程参与方案起草修改的一位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告诉钱报记者,2013年年底的方案,基本格局与现行方案一致,像不分文理、选考科目多次考试等都没变,每次修改和调整都是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在早先的方案里,学业考试分等级,在等级制转换赋分时,原来的设想是5分一档,后来高中校长们提议,档次差别太大,后来改成了3分一档。
这位工作人员透露,方案征求意见,邀请最多的是高中校长,包括重点中学、农村中学、普通中学等学校的校长代表,然后是省里的意见,高校的意见,专家的意见,一定范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等。
作为国家层面的改革,高考改革方案保密要求高。一名中学校长说,“我们参加会议,都有保密要求,现场不能做笔记,不能录音,不得拍照,方案看可以,但不准外带,也不能做个别解读。”
“新高考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高考模式的改变,引发学校管理要变革,传统班级、传统的教学流程、课时安排,都要重新设计,还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指导……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一定要学会自主选择。”一名校长说,这中间压力很大,特别考验执行中的智慧和艺术。
浙江
高考试点方案要求,高校要提前公布专业(类)选考科目范围和其他选拔条件。2016年10月,浙江将第一次实施选考科目多次考试,省外高校能针对浙江试点,提前公布选考范围吗?
省教育厅工作人员昨天表示,教育部已经对省外高校提出要求,这一点浙江考生和家长不用担心。
一位高中校长则透露了更详细的时间表,据说明年5月之前,各个高校会根据专业要求提出对学生必考科目的要求。
语文、数学和外语,是全国统一考试,浙江还能自主命题吗?
浙江教育厅工作人员表示,直到目前为止,教育部还没有明确表示。但国家高考改革方案中提到,将逐步增加全国统一命题,所以浙江还在等国家的统一安排。2016年和2016年高考,语文、数学还是浙江自主命题,外语笔试也是浙江自己命题,听力委托国家考试中心命题
寻校网(https://www.xunxi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小高考科目设置的相关内容。
小高考的科目设置是基于高中学生的课程学习需求进行设计的。常规的学科如语文、数学和外语,已经独立进行考试,而艺术、体育以及研究性学习等内容则被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这些不再作为学业水平测试的考核内容。
在科目设置上,遵循基础性和选择性并重的原则。所有学生都需要学习共同的必修科目,同时还可以根据兴趣和需求选择个人化的选修科目。这样的设计旨在减少考试科目和次数,确保选修科目的测试内容涵盖必修部分。
具体科目包括7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以及技术(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中必修科目有5门,选修科目有2门。考生需要在历史和物理中选一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一门。这7门科目中,除了2门选修科目,其余5门都是必修的。
对于艺术类和体育类的考生,如果他们不打算兼报普通类专业,可以选择全部5门必修科目作为学业水平测试的范围。
小高考专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对象为高中二年级的学生,考试成绩将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很多大学也对小高考成绩有所要求,因此,进入2011年,一些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也被称为小高考。
以上就是寻校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寻校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寻校网:www.xunxiao.com安徽工程大学是几本怎么样?是一本还是二本学校?在全国排名多少名?安徽工程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是几本?安徽工程大学是几流大学?值得上吗?安徽工程大学的王牌专业是什么……想必大家在报考安徽工程大学之前,都怀有这一系列的疑问。本文为广大考生及家长整理安徽工程大学的招生批次、办学层次以及在全国的排名及认可度怎么样等信息,带领大家全方位了解安徽工程大学这所学校!一、安徽工程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是几本
滁州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大学?是几本?在全国排名多少位?滁州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是几本?滁州学院是几流大学?值得上吗?滁州学院的王牌专业是什么……想必大家在报考滁州学院之前,都怀有这一系列的疑问。本文为广大考生及家长整理滁州学院的招生批次、办学层次以及在全国的排名及认可度怎么样等信息,带领大家全方位了解滁州学院这所学校!一、滁州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是几本?据悉,滁州学院2022年高考在全
河南工程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院校?是几本?在全国排名多少位?河南工程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是几本?河南工程学院是几流大学?值得上吗?河南工程学院的王牌专业是什么……想必大家在报考河南工程学院之前,都怀有这一系列的疑问。本文为广大考生及家长整理河南工程学院的招生批次、办学层次以及在全国的排名及认可度怎么样等信息,带领大家全方位了解河南工程学院这所学校!一、河南工程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是几本?
太原理工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学校?是几本?在全国排名多少名?太原理工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是几本?太原理工大学是几流大学?值得上吗?太原理工大学的王牌专业是什么……想必大家在报考太原理工大学之前,都怀有这一系列的疑问。本文为广大考生及家长整理太原理工大学的招生批次、办学层次以及在全国的排名及认可度怎么样等信息,带领大家全方位了解太原理工大学这所学校!一、太原理工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是几本?
2023高考倒计时还剩多少天还有几天高考目前距离2023年高考还有211天。2023高考时间:6月7日,星期三(癸卯年)四月二十。考试时间为6月7日至8日。(部分地区高考时间为3天或4天)2023高考倒计时2023高考倒计时还有211天。2023高考时间:6月7日开始。考试时间为6月7日至8日。(部分地区高考时间为3天或4天)一、高考复习在学习时定制时间限制连续学习很长时间很容易感到厌烦。你可
2023高考倒计时天距离2023高考还有多少天距离2023年高考还有还有207天。2023高考时间:6月7星期三(癸卯年)四月二十。考试时间为6月7日至8日。(部分地区高考时间为3天或4天)。今天是2022年11月11日,目前距离2023年高考还有207天。2023还剩多少天高考2023年高考时间为2023年6月7日。截至2022年11月11日为止,距离2023年高考还有27天。高考为什么这么
距离2023高考192天最新2023高考倒计时日历距离2023年高考还有192天。2023高考时间:6月7日星期三(癸卯年)四月二十。考试时间为6月7日至8日。(部分地区高考时间为3天或4天)。今天是2022年11月26日,目前距离2023年高考还有192天。2023高考倒计时最新日历目前距离高考还有192天。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中国(港、澳、台除外)最重要的入学考试。
2023年全国高考人数?2023高考会比2022更难吗?考情预测参考2023年全国高考人数,预计有多少人?本期为2023年高考考生整理高考考情的相关预测内容,供考生参考。一起来看看各省市文理科的报名人数、难度可能如何?2023高考会比2022更难吗?一、2023年全国高考人数?结论:2023年全国高考人数还会继续增加,但应该不会像2022年这样增长幅度这么大了,本站预测会在1100万左右。自2
2024-08-09 17:28:19
2023-05-16 18:31:22
2023-05-04 09:38:06
2023-04-06 07:34:18
2023-05-04 11:11:12
2023-05-18 23: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