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9 05:36:10 | 寻校网
新高考选科让考生的选择权变大,也可以提早锻炼学生规划学科的意识。虽说学科之间的选择性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我们选专业首先还是要结合自己将来的职业方向和兴趣爱好。明确了职业方向,就可以很快找到对应的专业,进而确定最后要报考的选考科目。比如,如果将来想从事电子、机械类专业,那么高考科目就必须选考物理。如果将来选择医药、化工等专业,那么高考科目必须选考化学。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一般情况下,根据自己将来的职业方向,在选科科目里最起码能确定一科科目。下面整理了2020新高考选科对应专业,大家可以做个参考:
1.物理学科可选专业:土木工程,机械类,力学类,水利类专业(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方向),交通运输类(轮机工程方向),天文学,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需要学习力学与程序语言),医学技术类(医学影像技术方向),能源类(也需要学习力学与电学),化工与制药类 ,核工程类
2.化学学科可选专业:材料类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生物科学类专业(生物化学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酿酒工程、乳品工程等方向),生物工程类专业,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动物医学类专业,药学类专业,医学技术类专业(卫生检验与检疫与医学检验技术方向),地质学类专业(地质学和地球化学方向),矿业类专业(矿物加工工程与矿物资源工程方向),化学类专业,化工与制药类专业 寻校网
3.生物学科可选专业:哲学类专业(伦理学专业——应用伦理学方向),社会学类专业(社会学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环境生态工程,资源环境科学),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专业,经济学类专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建筑类专业(风景园林专业),基础医学类专业,医学技术类专业(医学实验技术,医学检验技术),生物科学类专业,植物生产类专业(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历史学类专业(考古学专业——植物考古学/动物考古学/体质人类学),生物工程类专业(生物制药),动物生产类专业,动物医学类,药学类专业,临床医学类专业,生物工程类专业(生物工程),林业工程类专业(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植物生产类专业
4.历史学科可选专业:哲学类,教育学类(人文教育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类,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经济与贸易类,法学类,政治学类,社会学类专业(社会学专业),社会学类(人类学专业),历史学类(考古学专业),民族学类专业,历史学类(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历史学类(文物保护技术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艺术学理论类,教育学类(艺术教育专业),建筑类(城乡规划)
5.政治学科可选专业:经济学类专业,工商管理类专业(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类专业,财政学类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政治学类专业(国际政治,外交学),新闻传播类专业(传播学专业),教育学类专业(人文教育专业),哲学类专业,社会学类专业(社会学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政治学类专业,法学类专业
6.地理学科可选专业:社会学类专业(社会学专业),民族学类专业,教育学类专业(科学教育专业),天文学类专业,地理科学类专业(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地球物理学类专业,测绘类专业,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筑类专业(城乡规划专业),大气科学类专业(大气科学专业),大气科学类专业(应用气象学专业),海洋科学类专业,海洋工程类专业,地质学类专业(地质学专业),地质学类专业(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地质学类专业(古生物学专业),水利类专业,地质类专业,矿业类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专业,林学类专业,交通运输类专业,旅游管理类专业
根据职业方向确定好了选考的1科科目,那么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寻找这科科目的搭配科目。下面整理了选科6选3的20种组合模式,供大家参考。
说到组合,要选出一个自己喜欢,又利于发挥自身优势的组合,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效果。选择的组合类型很多,下面就说一下大家在选科的时候尽量避免的几种组合。
1、纯文科组合(历史+政治+地理)
如果你选择的是纯文科的组合,虽说报考的人数少,相对来说竞争也小。但是纯文科的组合涉及到专业选择上面就会很受局限。
很多高校专业和学院的要求在选科方面必须要搭一门理科,所以纯文科组合在专业的选择上就会受到很大限制。
2、地理+生物+政治
这个两文一理的组合,乍看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细品,这三个学科都是相对里说比较冷门的学科。
很多理工科专业都需要一定的物理和化学知识,文科类专业又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所以对于将来的专业选择上面,这种组合还是有所欠缺的。
3、物理+化学+历史
这个基本上属于王炸组合了。当然如果理科特别好的学霸,是可以选择这个组合的。毕竟从高考选专业看,高考如何选科物理,那么相对应的可报的专业就很多了,而且很多文科类的专业对于历史学科也会有相应的要求,如果物理与历史相结合,那么对于大学可选的专业还是很多的。
但正因为可选择性多,所以基础一般的学生就建议不要选择了,毕竟竞争太激烈,容易碰到的强手也会很多。
另外选科尽量一次到位,如果出现中途更换的情况,太浪费考生的时间和精力,得不偿失。
不管最后大家选择的是什么组合,记得现在的高考模式已经完全不能指望最后的“高考冲刺”了,从高一开始,就得把基础知识掌握夯实,这样才能为选科做更好的准备。
寻校网(https://www.xunxi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升本要注意哪些问题?要具备什么?的相关内容。
普通专升本只需要你是应届大专毕业生就可以了,关注下你们省的专升本政策,我们这边是四月底下政策,六月考,报考的话你问下你们的辅导员或者等各个专升本学校的政策下来了以后直接去那个学校报名,不过,普通专升本不是很好考,只有1-2%的录取率,但是拿的是正规的本科文凭,所以普通专升本有“小高考”之称~ 各种专升本途径介绍,难度、含金量、花费比较 (一)各种专升本难度 1、普高专升本 普高专升本难就难在考试录取上,只要考上,几乎都能拿到本科证和学士学位证。近几年从国家、从学校、从学生本人角度看来,举办普通专升本是解决专科生现实社会问题的一个理想的途径,虽然从06年起,国家规定普通专升本录取名额控制在当年应届专科生的5%-10%,但是只要准备的好还是可以被录取的,06年湖北省有33所学校招专升本,共招7935人,招生人数为当年应届毕业生的5%;2007年湖北省专升本招生计划数为3240人,且“211”“985”工程高校取消专升本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为当年应届毕业生的2%,专科同学一般都想上本科学校的,不愿就停留在专科层次上,每年都想报的人很多,竞争很激烈,希望想要专升本的朋友们要提前作好准备。 2、自考专升本 自考专升本是所有专升本途径中最难的一种,全国每年有一千多万人报自考,拿到毕业证的不到1\3,当然,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在于,自考是全国考试,出的都是试题库,不是哪一个学校,哪个老师出题,全国都一样,考试时随机抽题,不象普通专生本的考试,一般省内老师自己出题,每年考试前,学校或者社会上的辅导机构领着学生复习,把重点和应试告诉学生,甚至把部分考试内容都告诉学生,学生考试前半年完全可以突机一下,就有可能通过,而且不管是学校还是学生本人或者一所负责任的正规的辅导机构都希望学生考上,否则会影响学校的就业率和学生自身的前途。自考不仅出的是试题库,而且一般没人讲课,没人领着复习,没人给划重点,更重要的是自考中有很多门,不管是理论考试课、还是实践课、还是毕业论文,只要有一样不及格,就拿不到毕业证,非常难考(当然自考的补考次数是不限的)。所以,虽然有许多人报自考,也考及格了许多门课,却往往因为个别课考不及格,一直拿不到毕业证,参加工作后一忙,就不会顾的上了,很多人需要考很多年也拿不到毕业证,还要加上许多政策环节也不懂,很多人不得不中途都放弃了自考。 3、成考专升本 入学全国统一考试,但考试相对容易,录取率较高,录取后学习较容易,一般都可拿到毕业证,目前已有不少成人学校开始实行注册入学,不用考试。可惜社会认可率就不用我说了。 4、远程教育专升本 只要具有国民教育专科学历都可入学,较为简单,但国家为改变办学混乱局面,要求必须通过教育部规定的英语和计算机基础统考才能毕业,相对增加了一些难度,我想除了想混职称的很少有人去想他吧。 (二)各种专升本毕业证及含金量 1、普通专升本 属普通高等毕业证书,根据我国近几年的举办普通专升本的经验,从国家、从学校、从学生本人角度看来,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途径,教育部政策允许专科生毕业时再考入其他本科学校,象普通专升本已经开始10多年了。专科学校领导很多都很重视教育部的文件,支持专科生考入其他本科学校。况且考上后,学生就可以享受与该本科学校学生一样的待遇,发的毕业证也和普通本科生的毕业证几乎一样,对学校和学生都是好事。并且从近三年大学生找工作来看,用人单位一般会对专科有一些偏见,同等条件不招专科,所以在同等条件下,社会上通常会认为这种专升本含金量相对优于其他几种。 2、自考专升本 全国通考,毕业证盖主考大学章和省自考委的章,国家承认,文凭硬度相对还比较高,在工资、人事待遇、考研究生、考证、考公务员、出国留学、职称评定以及其他方面与普通本科具有同等效力,同等条件下,社会上通常认为自考毕业证还是优于成考毕业证和远程教育毕业证的 3、成考专升本 毕业证盖所学习高校章,证书上显示“成人教育脱产或函授”字样,国家承认,通常认为同等情况下,社会认可度低于普高本科和自考本科。 4、远程教育专升本 毕业证盖所学习高校章,证书上显示“网络教育”字样,国家承认,电子注册,通常认为同等情况下,社会认可度低于普高本科和自考本科。 三、各种专升本如何选择专业 1、普通专升本 专科毕业当年可以报普通专升本,往界生可以报考社会类专升本。考试科目只有公共课两科、专业课两个综合,科目少好准备,比较轻松,并且大家在一起准备考试,都可以学的进去。招生计划和考试科目详见网站。 2、自考专升本 自考主考学校和专业虽然很多,但考试科目太多,有的自考本科需考试一二十门左右,有的甚至超过30门。 3、成考专升本 报考成人高校,学校可以在招生计划中自主选,本省的,外省均可,只要有的专业都可以报,当然报什么专业还要根据专业难易度和个人的兴趣了。 4、远程教育专升本 远程教育可以教育认可的60多所高校,专业可以在现有的专业中自主选择。当然报什么专业还要考虑专业难易度和个人的爱好。 四、针对在校大专生的建议 拿到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在今后的人生中无疑很重要。普考考取难度较大,自考难过关,成考及远程教育文凭认可度低,建议大家在选择时慎重考虑,以免耽误了自己宝贵的时间。最关键还是在于你是否学到真正的知识,最后祝大家学业有成,为我们民族多做贡献! 以上就是考试前应该注意什么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寻校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寻校网:www.xunxiao.com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一年一度的学考又翩翩而至了,说实话,对于参与者,没有几个人喜欢。特别是面对2022年以后高考的改革大趋势,这几届的会考显得有点像强弩之末。可是毕竟他还是存在,还是说明很多问题,还是能决定高中生的很多东西,所以你不得不重视,不得不认真对待。本文尝试把与学考有关的几个问题做一个梳理,以给学考的孩子们一个航舵。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
2023年福建高考二模考试时间几号模考是继一模之后的又一次模拟。二模主要还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二模的重要性体现在考试内容也是老师、专家们精心准备的。福建各地市最新联考已经公布了福建福州市二模时间在2月27日--3月1日,福建龙岩市的二模时间时间3月2日--4日。内容导航高三三次模考哪次比较接近高考2023福建各地市最新二模及联考考试时间高三三次模考哪次比较接近高考通过分析认为,一模看排位,二
2023年安徽高考一模考试时间一模什么时间考试通常来说安徽高考一模一般会安排在3月初,一模考试也象征着全面开始第二轮复习,安徽高考二模一般安排在4-5月,安徽高考三模考试一般安排在5月中下旬。安徽高三一模的备考策略1、确定目标,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一模备考期间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给自己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高位目标,目标要具体,且科学、合理,确立目标时可多听听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建议。在
2023年福建高考一模考试时间一模什么时间考试大部分省份的一模的考试时间都在2023年的3月初。考试结束之后,就会进入的第二轮的复习,二轮复习是非常快的,基本就是挑重点的知识讲,而二模的考试时间其实也是非常快的。2023高三一模时间是什么时候每个省份高考的模拟考试时间都是不一样的。大部分省份的一模的考试时间都在2023年的3月初。考试结束之后,就会进入的第二轮的复习,二轮复习是非常快的,基本就
2023江西高考报名流程及注意事项2023江西高考报名流程报名申请、资格审核、信息采集、领取密码、网上报名、校验信息、校验信息、报名缴费、信息确认。江西省2023年普通五米高考上报名时间为2022年11月1日9:00—7日17:00。江西高考报名的主要流程1、报名申请。网上报名前,考生须在户籍或学籍地县考试中心规定时间内到指定的报名点申请报名,并提交相关证件、材料2、资格审核。报名点工作人员须
北京市新高考政策什么高考模式北京新高考政策是3+3模式。第一个3:北京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每门科目满分150分,总分450分。第二个3: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设合格性和等级性考试。高中学生选择学习其中3门科目并参加相应的等级性考试。北京市是什么新高考政策北京新高考实行“3+3”模式,不再区分文理科,选考科目实行等级赋分制。考生的总成绩将改由语文、数
2023高考倒计时日历距离2023高考还有多少天最新距离2023年高考还有190天。2023高考时间:6月7日星期三(癸卯年)四月二十。考试时间为6月7日至8日。(部分地区高考时间为3天或4天)。今天是2022年11月28日,目前距离2023年高考还有190天。目前距离2023高考还剩多少天截止目前距离2023高考还有189天的时间。1、高考理科包括科目:语文、数学、英文、物理、化学、生物;科
2023高考最新倒计时还有多少天高考还有213天。2023高考时间:6月7日,星期三(癸卯年)四月二十。考试时间为6月7日至8日。(部分地区高考时间为3天或4天)。今天是2022年11月5日,现在距离2023届高考还有213天。2023年高考倒计时今天距离2023年高考还有213天。全国普通高考在6月7、8、9日进行,大部分省份是两天,少数省份需要三天。大部分省份的高考时间科目安排如下:6月7
2024-08-09 17:28:19
2023-05-16 18:31:22
2023-05-04 09:38:06
2023-04-07 02:32:36
2023-04-06 07:34:18
2023-05-04 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