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8 06:23:57 | 寻校网
目前,全国的绝大部分省份的高一考生都将面临选科的难题,选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以后的就业方向,因而同学们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慎重做出决定。那么3+1+2模式怎么选科比较好?高中3+1+2选哪三科最吃香?3+1+2哪些选科组合可填报专业最多的?在本文,本站就以上的问题为大家一一解答,并附上高考3+1+2选科最佳组合。
一.高中3+1+2选哪三科最吃香?
由于在不同的省份,高校招生专业的选科要求会有所差异,在本文本站以福建省为例,为大家整理了3+1+2模式选哪三科最吃香。
从双一流高校面向福建省的选考科目要求来看,要求首选物理的专业数量占57.5%,要求要求首选历史的专业数量占3.7%,首选科目物理、历史均可的专业数量占38.8%。寻校网
从各选科组合可报考的双一流高校专业比例来看,“物化生”组合可选择的专业数最多4244,占到了总专业数的94.23%,其次是“物化政”可选的专业数是4281,占比为95.05%,再次是物化地4224,占比为93.78%;可报考范围最小的是“史化生”组合,仅可报考不到四成的专业范围。
同学们如果想知道自己的分数可以上哪些大学,可以在本文的上方或下方输入分数,点击查看。
二.高考3+1+2选科最佳组合
1.物化政
组合优势/劣势:专业选择面广,利于将来考研和考公务员。
分析及建议:物理+化学+政治,这种组合的优势在于:第一,专业选择面广,可报专业超过95%;第二,对未来发展有帮助,政治科目的加入,有利于将来考研和考公务员。
这个组合中三门学科所学的学习能力各有侧重,物理强调逻辑思维能力;化学尽管是偏理科科目,因为知识体系的因素,需要进行大量的记忆;而政治又需要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文科素养。三门学科之间关联度较低,学习跨度大,所以,学习该组合需要文理科素养兼备。
2.物生政
组合优势/劣势:适合有“理科情结”但不喜欢化学的学生。
分析及建议:这种组合虽然在报考上有一些限制,但是竞争压力也会小一些,这反而会赢得很多优势。比如,学了物理这科,很多顶尖大学都可以报考,因为一些好大学都对物理这科有限制,不学物理就会失去很多考名校的机会。而选考政治后,很多文科性质的专业又都可以去学了,大大放宽了限制。
3.物生地
组合优势/劣势:生物学科需要擅长归纳和记忆。
分析及建议:地理和生物的文理界限划定并不是十分的明显,生物学有很多知识点需要较高的记忆力,地理也需要一定的理解力,物理就是典型的理科思维,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科目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度。从总体难度上来说,生物和地理是属于偏“中性”的学科,既需要文科生的记忆,又需要理科生的逻辑思维,正因为如此,二者学习的深度和考试的难度都不是很大,学生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得高分的。
4.史化政
组合优势/劣势:文科思维有优势,适合记忆能力强,逻辑思维能力不太强的学生。
分析及建议:选择这个组合的学生有明显特点:有文科偏好但对地理学科不感兴趣。因为有了一门理科的加入,拓宽了专业选择面-“历史+政治+化学”可报专业比例为65%左右。所以,这个组合适合文科思维有优势,文字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强,逻辑思维相对不太强的学生。
为什么说2023年高考惨了?参考学生数量变多、试卷难度系数增加、复读考生变多。据悉2022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是1193万人,比2021年高考1078万人增长不少。那么2023年高考人数也将更多,大家的压力也不会变小。
试卷变难了、试题难度系数增加了。
2023年高考部分省份都实行了改革,选拔招生也逐渐向素质考察靠拢,那么高考试卷,特别是由教育部命题中心统一命题的试卷难度系数就也会相应增加,这样才会筛选掉部分成绩不好的考生,给成绩更好的考生留有空间。
但是全国将近1200万考生,成绩高的肯定不少,而顶尖学府,例如985大学、211大学、双一流大学等数量又是非常有限的,这些排名靠前的学校每年给各省的名额都是有限的,即使扩招,也不会发生质的飞跃,因此想要进入顶尖学校就读,会变得越来越不容易。
高考人数增加、复读考生变多。
根据应届考生在当年的出生率来算,2023年高考的适龄人口数量将会比2022年更多。
此外,再根据2022年许多大学给出的未报到名单来看,2023年复读的人数怕是会再创新高。
2023年同2022年一样,有不少的省份实行新高考,因此按照前两年的惯例来看,实行3+1+2之后可能不少考生因为不适应新高考的模式,惨遇落榜、滑档等情况,因此我们预估2023年高考人数、幅度考生的数量都会只增不减。
尽管2022年高考结束的时候,网络上许多参考高三考生都表示,2022年的高考试卷太难了,特别是数学、物理(理综)等科目,难度系数飙升,而根据最终成绩平均分表来看,的确试题难度是稳中有升的。
特别是近两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各地防护工作持续开展,因此学生大多以网课形式在家中学习,那么这就非常考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试卷试题统一的情况下,自制力强的学生、对知识理解更透彻的学生,都会比较有优势,但是没有学习氛围就学不进去的同学,可能就会占下风。
因此,我们觉得2023年高考竞争会更加激烈。
而现在对于2023届高三考生,11月份正是各大考试、模拟测试进行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在这最重要的关头,稳中求胜,把基础打好,然后趁着最后一模二模三模复习的时候将自己的成绩提高。
我们可以直接在五米高考(gk100.com)的页面中,也就是本文下方输入分数看能上的大学一栏,输入自己的成绩、所在地区、选科,一键进入五米高考。
不光可以关注更多高考资讯,还可以查看更多大学分数线、大学排名等数据。
此外只要输入分数,现阶段的模考成绩也可以,就可以一键直接查看五米高考为大家智能评估出的所有可以就读的学校和专业!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寻校网:www.xunxiao.com高中3+1+2选哪三科最吃香?附高考3+1+2选科最佳组合目前,全国的绝大部分省份的高一考生都将面临选科的难题,选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以后的就业方向,因而同学们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慎重做出决定。那么3+1+2模式怎么选科比较好?高中3+1+2选哪三科最吃香?3+1+2哪些选科组合可填报专业最多的?在本文,本站就以上的问题为大家一一解答,并附上高考3+1+2选科最佳组合。一.高中3+1+2选哪三
高考3+1+2怎么选科?高中3+1+2选哪三科最吃香?高考3+1+2怎么选科?高考3+1+2怎么选容易得高分?高中3+1+2选哪三科最吃香?这些问题对于高一新生来说应该比较困扰。相比以前的选科来说,新高考的选科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未来的职业方向,因此在选择需要考虑多方因素慎重做出选择。在本文,本站就新高考如何选科、以及3+1+2怎么选科最合理等问题,为大家一一解答,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同学们
高中3+1+2选哪三科最吃香?附高考3+1+2选科最佳组合目前,全国的绝大部分省份的高一考生都将面临选科的难题,选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以后的就业方向,因而同学们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慎重做出决定。那么3+1+2模式怎么选科比较好?高中3+1+2选哪三科最吃香?3+1+2哪些选科组合可填报专业最多的?在本文,本站就以上的问题为大家一一解答,并附上高考3+1+2选科最佳组合。一.高中3+1+2选哪三
高中3+1+2选哪三科最吃香?附高考3+1+2选科最佳组合目前,全国的绝大部分省份的高一考生都将面临选科的难题,选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以后的就业方向,因而同学们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慎重做出决定。那么3+1+2模式怎么选科比较好?高中3+1+2选哪三科最吃香?3+1+2哪些选科组合可填报专业最多的?在本文,本站就以上的问题为大家一一解答,并附上高考3+1+2选科最佳组合。一.高中3+1+2选哪三
高中3+1+2选哪三科最吃香?附高考3+1+2选科最佳组合目前,全国的绝大部分省份的高一考生都将面临选科的难题,选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以后的就业方向,因而同学们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慎重做出决定。那么3+1+2模式怎么选科比较好?高中3+1+2选哪三科最吃香?3+1+2哪些选科组合可填报专业最多的?在本文,本站就以上的问题为大家一一解答,并附上高考3+1+2选科最佳组合。一.高中3+1+2选哪三
高中3+1+2选哪三科最吃香?附高考3+1+2选科最佳组合目前,全国的绝大部分省份的高一考生都将面临选科的难题,选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以后的就业方向,因而同学们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慎重做出决定。那么3+1+2模式怎么选科比较好?高中3+1+2选哪三科最吃香?3+1+2哪些选科组合可填报专业最多的?在本文,本站就以上的问题为大家一一解答,并附上高考3+1+2选科最佳组合。一.高中3+1+2选哪三
高中3+1+2选哪三科最吃香?附高考3+1+2选科最佳组合目前,全国的绝大部分省份的高一考生都将面临选科的难题,选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以后的就业方向,因而同学们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慎重做出决定。那么3+1+2模式怎么选科比较好?高中3+1+2选哪三科最吃香?3+1+2哪些选科组合可填报专业最多的?在本文,本站就以上的问题为大家一一解答,并附上高考3+1+2选科最佳组合。一.高中3+1+2选哪三
高中3+1+2选哪三科最吃香?附高考3+1+2选科最佳组合目前,全国的绝大部分省份的高一考生都将面临选科的难题,选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以后的就业方向,因而同学们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慎重做出决定。那么3+1+2模式怎么选科比较好?高中3+1+2选哪三科最吃香?3+1+2哪些选科组合可填报专业最多的?在本文,本站就以上的问题为大家一一解答,并附上高考3+1+2选科最佳组合。一.高中3+1+2选哪三
2024-06-07 18:08:30
2023-09-30 10:17:20
2023-09-07 11:05:59
2023-08-10 07:20:35
2023-07-14 05:36:52
2024-04-10 00: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