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 2023贵州高考报名照片采集要求

2023-04-05 15:07:16 | 寻校网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最新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一)

高中语言文言文很难?文学常识太多无从整理?本期我们为大家收集整理了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哪些知识点是高考必备?一起来看看最新的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归纳。

一、选拔官吏制度及称谓

1、选拔制度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征辟】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童生试】也叫“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2、称谓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

【状元】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

【会元】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如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进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进得到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

二、古代学校及学官

1、古代学校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序】殷商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学校。”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院。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国子监】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登封的蒿阳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

2、古代学官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曾任过国子监祭酒。寻校网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院均设教授,主管学院课试具体事务。

【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2023贵州高考报名照片采集要求

照片使用200万像素以上的摄像头采集,大小为150*200,白色背景。报名摄像工作在市(州)招生考试机构领导下,由县级招办具体负责,应使用省招生考试院统一制作的摄像软件。下面是《贵州省普通高考报名电子摄像技术规范》具体内容。

贵州省普通高考报名电子摄像技术规范

考生照片是高考报名需要采集的重要信息,除用于制作准考证外,还是网上录取电子档案的组成部分,录取数据网上注册的时候要上传高考报名照片。

考生录取后开学报到,院校将用电子档案的照片和本人核对。

报名摄像工作在市(州)招生考试机构领导下,由县级招办具体负责,应使用省招生考试院统一制作的摄像软件。

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应当充分认识到电子摄像的重要性,认真执行相关技术规范,完善考生的电子档案。

图像格式

照片使用200万像素以上的摄像头采集,大小为150*200,白色背景。文件名与考生号相同,用英文、半角数字,采用24位真彩色RGB模式,JPG格式存储。

拍摄的一般要求

要求被拍摄者正面端坐,免冠,衣着得体、整洁,发型和服装搭配得当,表情自然,拍摄时视线要投向相机镜头方向。

要穿有领子的深色衣服,头发最好不要披散着,要梳理干净,五官都要露出来,一般不能带眼镜(如果非要戴眼镜,应将主光源放得稍高一些,避免眼镜的反射光形成耀斑),最好也不要佩戴饰品。

人脸与照片宽度要参考身份证照像的效果,头部较小或较大的考生应调整摄像头的距离,以达到适当的比例。

场地布置要求

(一)在宽敞明亮的室内摄像效果较好,以楼房2—3层为佳,可用教室、会议室、图书室等,要求有稳定的电源条件,电源插座接触可靠。

在室外摄像,虽然光线较好,但人员嘈杂,不易组织,易出差错,若光线太强时考生睁不开眼。

(二)一般以白墙作背景,如背景杂乱,可悬挂白色背景布幅,考生座位放在离墙0.2—0.5m远处,光线从考生右侧前方照进效果较好。

摄像头正对考生,距离考生为1.0—1.2m左右,太近照片失真,太远照片不清晰。

计算机在操作员便于操作的位置置放,应不挡住摄像机的视角。

现场管理

要求考生班主任带队,将学生集合到摄像室外等候,摄像前应核对考生姓名,防止顺序错乱,还要求班主任或班干部现场确认,这样可以有效防止人员顺序的差错。

摄完像后,要求考生暂候,确认照片保存且质量合格后才可离去,否则立即补摄。尽量避免室内人多嘈杂,这样既容易出错又遮挡光线,影响摄像效果。

摄像结果反馈

摄像结束后应使用软件的打印功能打印相片册,让考生检查有没有顺序错乱、衣冠不整、表情滑稽的现象,不合格的照片考生可以申请重照。

摄像过程记录

操作员应详细记录当天的摄像情况,有多少考生摄像,未摄像的考生考生号、姓名,有哪些特殊情况都应详细记录,便于事后处理。

委托管理

有条件的县可委托参加高考报名的中学使用高考报名软件进行摄像,但正式摄像前摄像的报名点必须先按照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演练,并选取部分样张送县招生考试机构审查。

高考报名照片上传方法

1.提前根据要求准备好证件照片

2.打开报名网址,点击照片所在的选项区域,弹出选择上传照片的窗口,然后选择事先存在电脑上的照片确认上传即可。

考生上传照片时,必须在“您的照片”下面的预览框内真实地看到自己的`照片后再点击“上传照片”按钮,所看到照片必须反清晰反映本人特征,如生活照、用摄像头所摄照片、照片模糊或虚、红‘X’等情况,均不能通过照片审核。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寻校网:www.xunxiao.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 2023贵州高考报名照片采集要求”相关推荐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 内蒙古高考报名照片要求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 内蒙古高考报名照片要求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最新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一)高中语言文言文很难?文学常识太多无从整理?本期我们为大家收集整理了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哪些知识点是高考必备?一起来看看最新的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一、选拔官吏制度及称谓1、选拔制度【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

2024-01-29 20:41:15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 江西高考报名照片要求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 江西高考报名照片要求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最新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二)高中语言文言文很难?文学常识太多无从整理?本期我们为大家收集整理了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哪些知识点是高考必备?一起来看看最新的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归纳。基本称谓【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

2023-03-21 03:12:04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 2023山东夏季高考报名照片上传要求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 2023山东夏季高考报名照片上传要求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最新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二)高中语言文言文很难?文学常识太多无从整理?本期我们为大家收集整理了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哪些知识点是高考必备?一起来看看最新的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归纳。基本称谓【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

2023-04-06 17:04:52
文理科汇总(2023年高考参考) 2023贵州高考报名照片采集要求
文理科汇总(2023年高考参考) 2023贵州高考报名照片采集要求

云南400到450分能上什么二本大学?文理科汇总(2023年高考参考)云南考生中处于400到450分之间的同学很多,那么分数在400-450分之间的云南省同学能报考什么学校呢?有没有二本大学?本文将介绍云南400到450分的大学有哪些,希望能帮助2023年成绩在400到450分之间的云南考生,根据去年数据选择出今年最佳方案。一、云南400到450分能上的大学理科在云南省400到450分理科能上

2023-06-07 17:03:29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 2023需要几寸相片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 2023需要几寸相片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最新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二)高中语言文言文很难?文学常识太多无从整理?本期我们为大家收集整理了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哪些知识点是高考必备?一起来看看最新的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归纳。基本称谓【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

2023-03-30 21:17:29
2023安徽高考必背古诗文 2023贵州高考报名照片采集要求
2023安徽高考必背古诗文 2023贵州高考报名照片采集要求

2023安徽高考必背古诗文-安徽高考语文背诵篇目(最新)古诗词在安徽高考语文试卷中很重要,了解安徽高中古诗词有哪些内容需要背诵,就能让我们取得更高的分数。安徽高考语文默写内容范围包括选修、必修,本文将介绍2023年安徽高考语文背诵篇目。2023年安徽高考语文采用部编版新教材,其中包括60篇必须背诵内容,以及12篇选修内容。1、《六国论》(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

2023-04-05 21:45:25
2023山西高考必背古诗文 2023贵州高考报名照片采集要求
2023山西高考必背古诗文 2023贵州高考报名照片采集要求

2023山西高考必背古诗文-山西高考语文背诵篇目(最新)古诗词在山西高考语文试卷中很重要,了解山西高中古诗词有哪些内容需要背诵,就能让我们取得更高的分数。山西高考语文默写内容范围包括选修、必修,本文将介绍2023年山西高考语文背诵篇目。2023年山西高考语文采用部编版新教材,其中包括60篇必须背诵内容,以及12篇选修内容。1、《阿房宫赋》(杜牧)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

2023-04-05 12:46:26
2023江西高考必背古诗文 2023贵州高考报名照片采集要求
2023江西高考必背古诗文 2023贵州高考报名照片采集要求

2023江西高考必背古诗文-江西高考语文背诵篇目(最新)古诗词在江西高考语文试卷中很重要,了解江西高中古诗词有哪些内容需要背诵,就能让我们取得更高的分数。江西高考语文默写内容范围包括选修、必修,本文将介绍2023年江西高考语文背诵篇目。2023年江西高考语文采用人教版旧教材,总共64篇背诵篇目,其中包括50篇必须诵读篇目,以及14篇建议诵读篇目。1、孔子语录(《论语》)注:有不同版

2024-01-11 11: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