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5 05:21:02 | 寻校网
随着高考制度的深入,全国已经有多个省份实行了新高考改革。目前国内两种新高考改革模式分别是“3+3”和“3+1+2”。新高考选科最大的变化便是没了文理分科,使得学生有了多种选科组合。那么在新高考组合中最不推荐的组合有哪些呢?新高考模式下选科最难的组合有哪些?本期本站便一一为同学们解答。
一、高中选科最不推荐的组合(最难组合)
1、历史+化学+生物
不推荐理由1:不能选择理工科专业
这是一个“一文+两理”的组合,很多同学选择这个组合主要是为了能够选择理工科专业,这部分同学通常是物理不好,希望绕开物理科目的。
但是在新高考“3+1+2”模式下是不能够报考理工科专业的,即使是高分考生也不行;在“3+3”模式下虽然可以选择一些专业,但是这些专业在大学中,往往都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物理的,不然是很难学好的。
不推荐理由2:赋分难高
虽然在“3+1+2”模式下,选择历史的学生和选择物理的学生会分开录取,但是却是在一起赋分,也就是说全省所有选择化学的学生将在一起赋分,而选择化学的考生一般都是学霸级别的。如果学习不好,不仅不能排名靠前,而且还被当成“炮灰”。
不推荐理由3:不好学
物理不好,但化学和生物却很好的学生并不多,化学是选考科目中难度仅次于物理的存在,理解难度比政史地要难得多,所以想要学好该组合并不容易。
2、历史+政治+地理
不推荐理由:专业选择严重受限
这个组合是比较传统的文科组合,学习这个组合能够报考的专业并不多,与理工和工科专业挂钩的专业都不能够报考,这对于很多想要学习理工科专业的文科生来说是比较受限的,所以最好是建议选择一门理科课程,这样能够提高专业的选择面。
3、物理+化学+历史
不推荐理由:竞争激烈
该组合虽然说报考优势很大,但是想要学好压力也很大。不过历史和化学都是理科中最容易拿分的,所以报考人数也居多。但正因为报考人数过多,不管是对于学霸还是对于普通学生而言,选这套组合都很有可能碰到及其厉害的对手从而造成翻船的情况。
这是因为高中选考科目的成绩不是用原始分,而是根据考生成绩在整个考试群中的排位换算的等级分。选考的人多,竞争压力越大,拿到高等级的人也就越少。
4、地理+生物+政治
不推荐理由:难以衔接
该组合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很难和大学的课程表衔接上,除了一些生物相关的专业外,大学许多理工科专业都需要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文科类专业则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尤其是在报考专业上是很难和所学专业衔接上的,所以大家在选择时一定要考虑清楚。
总结:在高中选科时,我们不单单要选择自己比较擅长的科目,还要结合新高考的招生录取制度,以及未来大学专业的就业方向选择,所以高中选科是非常重要的,同学们应该慎重选择。
注:如果同学们想了解高中选科所有组合的利与弊,可以在手机应用市场, 也可以点击下方“输入分数,看能上的大学”即可一建查询,甚至还能够查看目前所处分数能够上的所有大学院校。
高考改革正在陆续推进,不少省份已经实行了新高考制度,同学们在专注于学习的同时也要关注与自己相关的政策变化。本期,本站为大家解答两个关于2023年高考的问题:2023年高考已确定改革?2022年高考生建议复读吗?供同学们参考。
一、2023年高考已确定改革?寻校网
答:已经有14个省份确定2023年高考实行新高考制度。
其中,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这六个省份实行的是“3+3”新高考模式,3门必考+3门选考,高考总分为750分;而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实行的是“3+1+2”新高考模式,3门必考+1门首选+2门再选,总分同样为750分。
第四批已确定的新高考省份为甘肃、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启动时间为2021年,首次新高考时间为2024年;而第五批新高考省份为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启动时间为2022年,首次新高考时间为2025年。
此外,2023年高考还有两项比较值得注意的变化。第一,调整加分制度合理性,取消5项高考加分项目。2023年,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先进事迹等加分项目将会被取消,之后也会陆续取消或调整其他项目,优化高考的公平性。第二,增强高考试卷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偏题、怪题。近些年,部分高考试卷频繁出现“太难”的现象,2022年又有多地考生反映数学太难,根据教育部要求,高考的命题的内容会局限在课本的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避免出现冷门知识和超纲内容,也就是说,2023年及以后的高考卷面难度会逐渐趋于稳定。
二、2023年高考生建议复读吗?
复读与否要看考生自己的选择,本站建议以下几类同学可以选择复读:
一是高考发挥失常的同学。很多同学平时学习很好,模拟考试的分数也较高,但在正式高考时,可能由于身体不适、心理压力过大或者其他意外情况而发挥失常,导致高考分数不理想,这种情况可以选择复读,来年以最佳的状态再次迎接高考,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二是志愿报考失误的同学。有些同学成绩很好,高考时发挥得也不错,但败在了志愿报考这一关。在没有充分了解志愿填报规则的情况下,很多考生会出现滑档、退档等现象,就算没有被滑档、退档,也有一些考生对自己的录取结果不满意,自己的分数本来应该能上更好的学校,这种情况的考生也可以选择复读。
三是心理承受能力和经济承受能力都比较强的考生。复读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考生本身和亲朋好友对自己的期待。此外,复读还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撑,特别是在一些公办高中不招收复读生的省份,想要复读只能选择私立学校或者复读机构,一年的学费生活费将会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能够承担这两下压力的考生,也可以选择复读。
注:同学们要想知道自己的成绩所对应的大学,可以点击文章开头或末尾处的“输入分数,看能上的大学”,进行查看!
2023年广东高考已确定改革广东新高考模式2023年广东高考改革还是3+1+2高考模式。“3”指的就是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其中外语考生可在英语、日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6门外语中选考一门,这3门高考试题由全国统一命题。(如果英语很差,可以考虑把英语换成日语),“1”指的是物理或者历史2选1,高考试题由各省自主命卷。“2”指的是剩下的化学、生物、地理、思想政治4选2,高考试题也是由
广东高考已确定改革新高考什么方案广东新高考改革3+1+2方案。在招生录取方面,普通高校考试招生采取“两依据、一参考”模式,即依据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3门选考科目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广东高考改革方案广东新高考改革3+1+2方案。“3”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
2023年广东高考已确定改革广东新高考模式2023年广东高考改革还是3+1+2高考模式。“3”指的就是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其中外语考生可在英语、日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6门外语中选考一门,这3门高考试题由全国统一命题。(如果英语很差,可以考虑把英语换成日语),“1”指的是物理或者历史2选1,高考试题由各省自主命卷。“2”指的是剩下的化学、生物、地理、思想政治4选2,高考试题也是由
2023年高考已确定改革?2023年高考生建议复读吗?高考改革正在陆续推进,不少省份已经实行了新高考制度,同学们在专注于学习的同时也要关注与自己相关的政策变化。本期,本站为大家解答两个关于2023年高考的问题:2023年高考已确定改革?2022年高考生建议复读吗?供同学们参考。一、2023年高考已确定改革?答:已经有14个省份确定2023年高考实行新高考制度。其中,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
2023高考会不会更难?预测2023年高考人数是多少?(全国各省分析)2023高考会不会更难?本期为了2023年全国各省市文理科考生了解自己的本省份的考情,我们特别整理了关于2023年高考与2022年高考相比难度分析的相关内容,包括预测2023年高考人数是多少,供大家参考!一、2023高考会不会更难?会!2023年高考有可能会更难!对考生们来说,2023年的高考是否会更难,和很多因素都有关系。
2023年高考已确定改革?2023年高考生建议复读吗?高考改革正在陆续推进,不少省份已经实行了新高考制度,同学们在专注于学习的同时也要关注与自己相关的政策变化。本期,本站为大家解答两个关于2023年高考的问题:2023年高考已确定改革?2022年高考生建议复读吗?供同学们参考。一、2023年高考已确定改革?答:已经有14个省份确定2023年高考实行新高考制度。其中,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
2023年高考已确定改革?2023年高考生建议复读吗?高考改革正在陆续推进,不少省份已经实行了新高考制度,同学们在专注于学习的同时也要关注与自己相关的政策变化。本期,本站为大家解答两个关于2023年高考的问题:2023年高考已确定改革?2022年高考生建议复读吗?供同学们参考。一、2023年高考已确定改革?答:已经有14个省份确定2023年高考实行新高考制度。其中,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
2023年广东高考已确定改革广东新高考模式2023年广东高考改革还是3+1+2高考模式。“3”指的就是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其中外语考生可在英语、日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6门外语中选考一门,这3门高考试题由全国统一命题。(如果英语很差,可以考虑把英语换成日语),“1”指的是物理或者历史2选1,高考试题由各省自主命卷。“2”指的是剩下的化学、生物、地理、思想政治4选2,高考试题也是由
2023-09-30 10:17:20
2023-09-07 11:05:59
2023-08-10 07:20:35
2023-07-14 05:36:52
2024-04-10 00:46:15
2024-01-29 16: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