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 附高考选科专业对照表(新高考选科参考)

2023-03-13 20:59:55 | 寻校网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最新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一)

高中语言文言文很难?文学常识太多无从整理?本期我们为大家收集整理了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哪些知识点是高考必备?一起来看看最新的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归纳。

一、选拔官吏制度及称谓

1、选拔制度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征辟】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童生试】也叫“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2、称谓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

【状元】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

【会元】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如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进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进得到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

二、古代学校及学官

1、古代学校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序】殷商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学校。”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院。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国子监】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登封的蒿阳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

2、古代学官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院均设教授,主管学院课试具体事务。

【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2023新高考死亡组合-附高考选科专业对照表(新高考选科参考)

不同于传统高考模式,新高考的选科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未来的就业方向,因而同学们在选择科目时需要结合多种因素综合考虑。新高考有一些组合会相对劣势,在学习上或专业的选择上遇到的困难更多。那么新高考死亡组合有哪些?新高考最不建议选的组合有哪些?在本文,本站整理了2023新高考死亡组合,并附上高考选科专业对照表,供同学们参考。

一.2023新高考死亡组合寻校网

新高考的选科组合一共有12种,本站根据这12种组合的选科范围和选科难度,为大家整理了三个新高考死亡组合,详情如下:

1.历史+化学+生物

该组合的专业覆盖率达到46.24%,专业覆盖率小,大多必选物理的科目都不能选择,在专业选择上受到较大的限制。

从学习难度上来讲,化学和生物的关联度较大,学习方法和思维有较大的相似,但这两门与历史完全不同,学习的方式和思维上有一定的割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需要不断地调整适应。

该组合的科目文理属性界定不清,学科衔接不上。历史属于强文科,搭配两个理科科目,这是被很多人认为的“奇葩”的组合,在高校学习中,其实物理和化学是联系非常紧密的,考生选择化学却没有物理,对学生后续的专业发展影响较大;且历史虽然难度较小,但是历史试卷较为深奥,试题灵活,想要得高分很不容易。

2.历史+政治+化学

该组合的专业覆盖率达到53.72%,由于没有物理和化学,大多数理工类专业是无法报考的,能报考大多数的人文社科专业。

从学习难度上来讲,历史和政治是典型的文科专业,更多需要理解和记忆;而化学是典型的理科专业;选择这个组合的话,在学习上要经常转换思维,不然容易偏科。

历史和政治是文科中比较灵活的专业,光靠背诵是不够的的,对学生的题目分析能力、关键字句提炼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而化学是所有科目中难度仅次于物理的选科,对思维逻辑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而且越往后学越难。该专业的学习难度一般,但不容易地高分,且能选择的科目范围仅有一半左右。

3.物理+生物+政治

该组合的专业覆盖率达到87.66%,大部分的理工类专业都可以选择,如医学、工学类,只有极少部分的文科专业不能报考。

从学习难度上来讲,物理和生物的关联度较大,但政治和这两门的学习和思路上的差异大,需要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相互切换思维,学习难度相对较大。

物理属于所有学科中最难的学科,学习难度大;生物难度性较小,除了理解,更多的还要记忆大量的内容;政治这门学科本身难度不大,不仅需要大量的背诵,需要理解的东西也较多,考试的时候较为灵活,想要得高分并不容易。

同学们可以在本文的上方或下方输入成绩,查看可以上的大学。下载五米高考,还可了解更多大学信息,包括历年的院校和专业分数线、院校综合排名、优势学科等。还可以测录取概率哦!

二.高考选科专业对照表

结合以下这两个表可以看到,物理、化学、生物偏向于理工科专业,政治、历史、地理偏向于人文社科类专业,但是如果首选物理,再选化学,那么绝大部分的专业都可以选择,无论是理工类还是社科类;可以说只要是首选物理,可选择的专业范围都至少在70%以上。

而在首选历史中,选科范围最大的组合史政化仅达到42.12%,范围最低的史化生仅达到了39.88%

不过本站认为这些数据同学们仅能作为参考,同学们在进行选择时,要结合专业的发展前景、自身擅长的学科、感兴趣的领域这三个因素综合考虑,因为选课组合没有觉得好坏,最重要的是适不适合自己。这样即使是选科范围小的,但如果是擅长的领域且是自己感兴趣的,那么照样能在选择到很合适的就业方向,并在某一方面做出成绩。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寻校网:www.xunxiao.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 附高考选科专业对照表(新高考选科参考)”相关推荐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 天津新高考3+3选科专业对照表汇总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 天津新高考3+3选科专业对照表汇总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最新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一)高中语言文言文很难?文学常识太多无从整理?本期我们为大家收集整理了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哪些知识点是高考必备?一起来看看最新的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一、选拔官吏制度及称谓1、选拔制度【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

2023-03-13 23:59:24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 浙江新高考3+3选科专业对照表汇总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 浙江新高考3+3选科专业对照表汇总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最新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二)高中语言文言文很难?文学常识太多无从整理?本期我们为大家收集整理了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哪些知识点是高考必备?一起来看看最新的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归纳。基本称谓【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

2023-05-05 04:01:36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 重庆新高考3+1+2选科专业对照表汇总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 重庆新高考3+1+2选科专业对照表汇总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最新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一)高中语言文言文很难?文学常识太多无从整理?本期我们为大家收集整理了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哪些知识点是高考必备?一起来看看最新的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一、选拔官吏制度及称谓1、选拔制度【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

2023-04-05 22:51:50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 河北新高考3+1+2选科专业对照表汇总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 河北新高考3+1+2选科专业对照表汇总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最新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一)高中语言文言文很难?文学常识太多无从整理?本期我们为大家收集整理了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哪些知识点是高考必备?一起来看看最新的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一、选拔官吏制度及称谓1、选拔制度【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

2024-01-29 20:23:09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 黑龙江新高考3+1+2选科专业对照表汇总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 黑龙江新高考3+1+2选科专业对照表汇总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最新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一)高中语言文言文很难?文学常识太多无从整理?本期我们为大家收集整理了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哪些知识点是高考必备?一起来看看最新的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一、选拔官吏制度及称谓1、选拔制度【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

2023-04-05 15:16:19
高中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归纳:高考易混文化常识汇总(二) 附高考选科专业对照表(新高考选科参考)
高中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归纳:高考易混文化常识汇总(二) 附高考选科专业对照表(新高考选科参考)

高中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归纳:高考易混文化常识汇总(二)距离2023年高考倒计时还有247天,全国各地高考生都进入了复习的第二阶段。高中语文文化常识是必考题型,本期本站整理了高考语文易混且常考的文化常识汇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1.社稷社:土地神。稷:谷神。后用社稷代指国家。2.校、庠序:属于乡学,地方学校。校:夏代学校名。序:商代学校名。庠:周代学校名。3.牺牲牺牲:供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牺

2023-04-07 11:07:18
高中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归纳:高考易混文化常识汇总(二) 河北新高考3+1+2选科专业对照表汇总
高中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归纳:高考易混文化常识汇总(二) 河北新高考3+1+2选科专业对照表汇总

高中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归纳:高考易混文化常识汇总(二)距离2023年高考倒计时还有247天,全国各地高考生都进入了复习的第二阶段。高中语文文化常识是必考题型,本期本站整理了高考语文易混且常考的文化常识汇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1.社稷社:土地神。稷:谷神。后用社稷代指国家。2.校、庠序:属于乡学,地方学校。校:夏代学校名。序:商代学校名。庠:周代学校名。3.牺牲牺牲:供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牺

2023-04-03 23:36:38
高中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归纳:高考易混文化常识汇总(二) 海南新高考3+3选科专业对照表汇总
高中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归纳:高考易混文化常识汇总(二) 海南新高考3+3选科专业对照表汇总

高中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归纳:高考易混文化常识汇总(二)距离2023年高考倒计时还有247天,全国各地高考生都进入了复习的第二阶段。高中语文文化常识是必考题型,本期本站整理了高考语文易混且常考的文化常识汇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1.社稷社:土地神。稷:谷神。后用社稷代指国家。2.校、庠序:属于乡学,地方学校。校:夏代学校名。序:商代学校名。庠:周代学校名。3.牺牲牺牲:供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牺

2023-04-07 09: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