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4 04:55:35 | 寻校网
选科应该是高中生涯最重要的选择之一,因为选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的就业方向,需要同学们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再慎重做出选择。新高考的科目搭配起来有12种组合,有些组合搭配起来学习难度大或不易得分,同学们需谨慎选择。那么新高考死亡组合有哪些?新高考不建议选的组合有哪些?为什么不建议选物生政?在本文,本站就以上问题为大家一一解答,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新高考死亡组合有哪些?
1.新高考死亡组合——历史+政治+化学
首先,这个组合的首选科目是历史,即使加入了化学,专业的可选择范围也不会提高很多,专业的选择范围上较窄。
其次,选择这个组合的话,在学习上要经常转换思维,不然容易偏科。
历史和政治是文科中比较灵活的专业,对学生的题目分析能力、关键字句提炼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光靠背诵的话是不够的的;而化学是所有科目中难度仅次于物理的选科,对思维逻辑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而且越往后学越难。因此整个选科组合的学习难度偏大,且不容易得高分。
2.新高考死亡组合——历史+化学+生物
历史是一门好学难考的学科,化学则比较”散“,而生物被称为”理科中的文科“,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比较高。
历史学科其实学起来不难,但由于考试主观题占大部分,由于历史试卷的命题着大都是大学教授,无论是研究的深度还是史料的广度上,稍微有一点难度,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广度不够深,不容易得高分。
化学的学习难度比较大,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且需要理解记忆的地方多,不容易得高分;虽生物和化学的关联度较大,学习起来相对轻松,但由于首选是历史,使得这个组合在专业的选择上受到很大的限制,因为很多理工科专业都要求首选物理。
同学们可以在本文的上方或下方输入成绩,查看可以上的大学。下载五米高考,还可了解更多大学信息,包括历年的院校和专业分数线、院校综合排名、优势学科等。
二.为什么不建议选物生政?
物理、生物和政治的文理性差别较大,学科的关联度较小,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思路上的差异大,需要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相互切换思维,学习难度相对较大。
物理属于所有学科中最难的学科,学习的难度较大,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很多;而政治作为文科中最难的学科,不仅要背诵很多内容,而且对理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与理科的学习方法是不同的;也就意味着考生在钻研两门理科的同时,还要努力背诵理解纯文科的政治,这对于很多考生是相对吃力的。
生物学习难度相对较小,也是很多考生都会选择的科目,选择的人一多,想要提升名次的难度也会增加,竞争程度就会很激烈;虽政治选的人数不多,但想要得高分也很不容易。
因而该组合对于成绩一般且物理一般的同学来说,谨慎选择,更适合于那里理科成绩好、学习能力强且对政治感兴趣的同学。
以上就是本文的所有内容,建议同学们在选科时,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结合未来发展趋势这三个方面,综合考虑。本站认为,在专业的选择上,没有绝对的好与坏,这都是建议在自身情况的基础上来看的,只有选择最适合自己且自身感兴趣的,才是最好的选科组合。
2023天津社会考生高考报名流程:于2022年11月1日9时至11月10日17时。社会考生只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按照步骤流程进行报考就可以了。
第一阶段网上录入信息
符合高考报名条件的考生,于2022年11月1日9时至11月10日17时,登录招考资讯网,进入天津市普通五米高考上报名系统,根据要求和提示,录入高考报名信息,并保证各项信息的完整、真实、准确。
第二阶段现场确认信息
考生须将高考报名信息核对无误后提交。考生要在网上报名截止日期前,通过“网上支付”缴纳高考考试费。考生网上缴费成功后,方可在11月11日至15日到规定地点现场确认报名信息,否则报名无效。
本市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在其学籍所在中学确认高考报名信息。本市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在其学籍所在区考试机构指定的地点确认报名信息。
往届毕业生、同等学力考生等符合条件的其他考生在其户籍所在区考试机构指定的地点确认高考报名信息。
遵纪守法,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未出现任何违纪违法行为,这是社会考生参加高考报名的首要基本条件。
社会考生他不同于普通在校高中生,社会考生的社会关系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在考试前夕,高考报名的时候必须要进行相应的审查,符合相应的规定才能够参加高考。
其实这一个基本的报名条件是我国各级各类选拔性考试当中十分必要的一个条件,因为在高考录取的时候,还会审查考生的相关档案,如果在遵守纪律这方面不符合要求的话,那也不可能被高校所录取。寻校网
具备高中学历且具有较好的科学文化素质,能够适应高考的难度和选拔性考试的基本要求,这是社会考生报名参加高考的必要条件。
社会考生参加高考他不同于参加成人高考,因为高考的难度是远远大于成人高考,如果报名参加高考的社会考生,他不具有高中学历或者长期不从事学习这方面的工作,而是从事其他工作,那就有可能没法适应高考的强度和选拔性考试的基本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就没法完成高考,那高考报名了也是毫无意义。所以一般县一级的高考招生考试组织部门,他们会对社会考生报名参加高考的基本条件进行审查。
在高考报名时,具有完整的个人学籍档案及相关的资料,这是社会考生报名参加高考应该要具备的基本材料。
大家都知道,高考出来的学生,他们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个人学籍档案,今后在大学学习以后,将会进一步的充实,最后在大学毕业以后,将会归入到个人的综合档案当中。
因此,学籍档案是高考报名这个基本条件之一,一般情况下社会考生由于他们绝大多数都没有国有企业或者事业单位的工作经历,有可能个人档案是缺失的。
如果个人档案缺失,那基本上想要高考报名难度就比较大,因为高考的录取他不仅会审查个人的各方面表现,还要看个人的档案,如果你没有档案材料,可能也会因此无法进行高考报名。
2023海南社会考生高考报名方法怎么报名2023年海南社会考生高考报名需在规定时间,社会考生持身份证和户口簿等资料到高考报名点办理高考报名资格,交纳高考报名费,领取本人的考生号及上网初始密码,然后到指定照相馆进行电子摄像,社会考生自行上网通过考生号及初始密码登录报考网站,并立即修改初始登录密码,填写、校对、确认高考报名报考信息,最后将签名确认的高考报名表交回区招考办。海南社会考生高考报名方式:
2023宁夏社会考生高考报名方法怎么报名2023年宁夏社会考生高考报名流程有登录招生考试网填报相关信息确认无误,缴费,高考报名需要的材料包括有身份证明材料,学历证明材料以及工作单位证明材料,不在户口所在地报考,也需要出示当地的工作单位证明,或者当地暂住证、居住证。宁夏社会考生高考报名流程1、亲自到县区高招办报名(一般为当地教育局)。2、社会考生高考报名需要带上户口本、身份证以及同等学历证明(高
2023北京社会考生高考报名方法怎么报名2023北京社会考生高考报名和普通应届考生报名流程相同。但北京社会考生须本人到县区高招办报名,高考报名时需要带上户口本、身份证以及同等学历证明(高中文凭、中专文凭或《学业水平测试合格证》),履行填写手续。2023北京社会考生高考报名流程社会考生需要自己到县区高招办报名,高考报名时需要带上户口本、身份证以及同等学历证明(高中文凭、中专文凭或《学业水平测试合
2023湖南社会考生高考报名方法怎么报名2023湖南凡参加普通高考的社会考生,须持户口本、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证明(应届毕业生凭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证明,非应届考生凭毕业证书,其他考生凭同等学力证明)、学校或单位(含社区)出具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证明材料,到指定地点报名。湖南2023社会考生高考报名方法及流程一、2023湖南社会考生(含同等学力考生,下同)到户籍所在地的市(州)招
2023辽宁社会考生高考报名方法怎么报名2023辽宁社会考生高考报名和普通应届考生报名流程相同。但辽宁社会考生须本人到县区高招办报名,2023年辽宁高考报名网上报名、网上缴费的时间为2022年10月27日至10月31日。2023辽宁社会考生高考报名流程往届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力考生报考必须到本人户籍所在县级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办理高考报名手续。应、往届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力考生高考报名时必须提
2023河南社会考生高考报名方法怎么报名河南省2023社会考生高考报名流程有登录招生考试网填报相关信息确认无误,缴费;现场确认需亲自到高招办报名。2023河南社会考生高考报名方法有哪些1、河南社会考生需亲自到县区高招办报名(一般为当地教育局)。2、河南社会考生需要带上户口本、身份证以及同等学历证明(高中文凭、中专文凭或《学业水平测试合格证》),履行填写手续。不同类型的考生需要携带的证件信息不同
2023福建社会考生高考报名方法怎么报名社会考生还是应届考生都是一样的,福建省的高考报名时间是2022年10月18日至23日。社会考生首先需要符合高考报名的条件,然后再去教育局报名高考,一般当地的教育局人员会带各位社会考生走完整个报名流程的,只要你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身体健康,并拥有高中同等学力,一般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报名。2023福建社会考生高考报名条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
新高考3+1+2死亡组合-新高考最不要选的组合在高中生涯中,面临最重要的选择之一就是高考选科,因为这将决定这高考之后可以报考的专业和未来的就业方向。新高考有6门科目需要选,搭配的话一共有12种,在这12种组合中,有一些组合因学习难度较大或不容易得分,而被成为死亡组合。在本文,本站就为大家整理新高考3+1+2死亡组合、新高考最不要选的组合,供同学们参考。同学们如果想知道自己的分数可以上哪些大学,
2023-12-08 16:10:28
2023-09-30 10:17:20
2023-09-07 11:05:59
2023-08-10 07:20:35
2023-07-14 05:36:52
2024-04-10 00: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