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3 17:41:34 | 寻校网
2022年高考各省报名人数,31省市人数统计表排行榜名单已经公布。大家最关注的河南、广东等地高考人数再创新高,排名全国前列。那么2022年总共有多少人参加高考呢?高考最吃亏的省份是哪?一起来看!
2022年全国高考人数达到1193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1. 天津市
2022年的报名人数约为5.8万,比去年增加了约2千人,增幅约为3.6%。生源有所增加,主要是适龄人口的自然增长。天津市高考适龄人口数量经历了连续多年的下降,从8万到7万,再到6万,到不足6万,那么从2022年开始将逐渐回升。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也会随着考生人数变化有所调整,总录取率和本科录取率将保持基本稳定。
2. 河北省
据统计,河北省2022年报名人数共75万余人,比2021年的63.4万余人,超出了11万多!
3. 山西省
据官方最新消息,山西省高考报名人数33.7万人,2021年高考报名人数为31.57万人。报名人数中参加统考29.6万人。
4. 上海市
据统计,2022年上海市将会有5万多名考生参加秋季高考,11万名考生参加中考。
5. 安徽省
2022年安徽高考报名人数在60万人左右,同比增长将近10%。
6. 湖南省
2022年湖南省高考报名人数共有65.5万人,比上年增加7.6万人,报考人数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其中,普通高考报考人数49.7万人,比上年增加4.1万人(首选物理的考生有28万人,占比56%,首选历史的考生有21.7万人,占比44%);对口升学考试报考人数15.2万人,比上年增加3.5万人;2+4转段、少年班等其他考生约6000人,与上年持平。
7. 广东省
2022年广东省高考人数达到70.2万人。
8. 四川省
四川省在雅安市汉源县召开2022年普通本科高校招生宣传会。会上透露了今年的高考报名人数超过77万人,对比去年(69.8万)涨了7.2万。
9. 西藏自治区
2022年西藏自治区共有8977名考生参加全国普通高考。
10. 甘肃省
2022年甘肃省高考报名人数共计243248人,比去年减少2669人。
高考是考生检验学习成绩的一场公平考生,同时也是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目前2022年高考已经不足一月,在这关键时刻,希望同学们能够实力与运气具备,考出好成绩。
11. 北京市
2022年高考报名总人数为5.4万人。
12. 云南省
2022年高考报名人数为38.83万人。
13. 贵州省
2022年贵州省参加高考人数为46.5万人,比去年增加了2万人左右。
14. 江西省
2022年高考报名人数约为50万人。
15. 山东省
2022年高考报名人数为59.88万人。
16. 河南省
2022年高考报名人数为125万人。
17. 湖北省
2022年高考报名人数为46万人。
18. 广西壮族自治区
2022年高考报名人数为61万人。
19. 江苏省
2022年高考报名人数为40.6万人。
20. 浙江省
2022年高考报名人数为36万人。
21. 陕西省
2022年高考报名人数为32.3万人。
22. 重庆市
2022年高考报名人数为31.4万人。
23. 新疆
2022年高考报名人数为21.85万人。
24. 福建省
2022年高考报名人数为21.8万人。
25. 黑龙江
2022年高考报名人数为18.2万人。
26. 辽宁省
2022年高考报名人数为24.52万人。
27. 内蒙古寻校网
2022年高考报名人数为18.5万人。
28. 吉林省
2022年高考报名人数为12.5万人。
29. 宁夏回族自治区
2022年高考报名人数为6.56万人。
30. 海南省
2022年高考报名人数为6.38万人。
31. 青海省
2022年高考报名人数为4.84万人。
为大家整理了2022年各省市夏季高考人数排行表、以及一本/特招上线人数一览表。
从下表就可以看出,高考人数众多的省份,如河南省、河北省、山东省、广东省等地,高考难度都不小。
完整名单如下:
高考新政策外语有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高考填报时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目标院校专业的要求情况选择报考。大多数考生都选择英语科目为高考外语考试科目。
高考新政策外语包括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高考报名时,会让考生选择高考应试语种。
根据全国各大高校的招生专业要求可知,仅有极少部分大学的专业对于外语科目有提要求,要求高中生必须选考英语才可报考。高考有条件且想要选择其它语言的同学也不用过分忧虑,要求必须选择英语为外语科目后,才能报考的大学及专业仅在极少数。目前大多的高校与专业对于外语语种都没有提要求,大家无论是选择了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德语,还是选择了英语,都可以报考。
虽然高考外语可以有选择了,但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选择才对自己是最有利的,其实考生在高考外语的选择上,主要考虑的就是自身的条件,是否能够达到可以有选择性的地步,要是自己在某一小语种比较好,就可以选择尝试,但是从没接触过其他语种,最好还是慎选。
除了英语可以选择日语。
日语高考题目采用全国试卷。且题型单一,除作文以外,其他的题目都是比较容易的选择题。据统计,高考日语平均成绩高于高考英语平均成绩约15分。历年高考考试的听力难度都远远低于课上练习的难度,考试中听力能得满分的非常多 。
高考日语对考生的词汇量要求低,试题难度相较于英语来说简单很多。高考对英语要求的词汇量在 3500+左右,而日语只需要 2000 个左右,其中相当一部分为中国考生熟悉的汉字,可谓双重福利。
高考日语科没有答题卡、条形码,只有答题卷,且人工改卷。高考时,报考日语的考生将独立安排课室进行考试。
目前知晓高考日语这条捷径的学生很少,其中决定参加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高考日语的题型会比英语简单很多,毕竟属于“小众”。选择高考日语,可以巧妙避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痛苦。利用寒暑假和周末时间,完成高考日语备考仅需一年半时间。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寻校网:www.xunxiao.com2022年高考各省报名人数是多少排行榜(2023预测)2022年高考各省报名人数,31省市人数统计表排行榜名单已经公布。大家最关注的河南、广东等地高考人数再创新高,排名全国前列。那么2022年总共有多少人参加高考呢?高考最吃亏的省份是哪?一起来看!一、2022年高考各省报名人数2022年全国高考人数达到1193万人,再创历史新高。1.天津市2022年的报名人数约为5.8万,比去年增加了约2千人
新高考政策赋分方式怎么赋分新高考政策赋分方式就是按照你选考此科目在全省的排名,按照排名确定相应的等级进行赋分。也就是说不管选考此科目的学生考多么低的分数,按照规则排名前1%的同学的成绩就是100分,计入高考最终成绩。新高考政策赋分是什么方式等级赋分的规则是按照你选考此科目在全省的排名,按照排名确定相应的等级进行赋分。也就是说不管选考此科目的学生考多么低的分数,按照规则排名前1%的同学的成绩就是
2023年高考政策最新规定有什么规定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从2023年高考起,往年被国家专项、高校专项、地方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上述三项专项计划报考资格。2023年高考政策什么最新规定一、不再具有三大专项计划报考资格2012年,我国开始实施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包括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三项,由部属高校和省属重点大学向贫困地区、农村地区学生投放
2022年高考各省报名人数是多少排行榜(2023预测)2022年高考各省报名人数,31省市人数统计表排行榜名单已经公布。大家最关注的河南、广东等地高考人数再创新高,排名全国前列。那么2022年总共有多少人参加高考呢?高考最吃亏的省份是哪?一起来看!一、2022年高考各省报名人数2022年全国高考人数达到1193万人,再创历史新高。1.天津市2022年的报名人数约为5.8万,比去年增加了约2千人
2022年高考各省报名人数是多少排行榜(2023预测)2022年高考各省报名人数,31省市人数统计表排行榜名单已经公布。大家最关注的河南、广东等地高考人数再创新高,排名全国前列。那么2022年总共有多少人参加高考呢?高考最吃亏的省份是哪?一起来看!一、2022年高考各省报名人数2022年全国高考人数达到1193万人,再创历史新高。1.天津市2022年的报名人数约为5.8万,比去年增加了约2千人
新高考政策山西是哪种模式3+3还是3+1+2山西新高考是3+1+2模式。2022年启动,2025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3”是指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1”是指考生在物理、历史两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1个科目,“2”是指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2个科目。高考3+1+2的省份有哪些高考3+1+2的省份有河北、辽
2022年高考各省报名人数是多少排行榜(2023预测)2022年高考各省报名人数,31省市人数统计表排行榜名单已经公布。大家最关注的河南、广东等地高考人数再创新高,排名全国前列。那么2022年总共有多少人参加高考呢?高考最吃亏的省份是哪?一起来看!一、2022年高考各省报名人数2022年全国高考人数达到1193万人,再创历史新高。1.天津市2022年的报名人数约为5.8万,比去年增加了约2千人
2022年高考各省报名人数是多少排行榜(2023预测)2022年高考各省报名人数,31省市人数统计表排行榜名单已经公布。大家最关注的河南、广东等地高考人数再创新高,排名全国前列。那么2022年总共有多少人参加高考呢?高考最吃亏的省份是哪?一起来看!一、2022年高考各省报名人数2022年全国高考人数达到1193万人,再创历史新高。1.天津市2022年的报名人数约为5.8万,比去年增加了约2千人
2023-09-30 10:17:20
2023-09-07 11:05:59
2023-08-10 07:20:35
2023-07-14 05:36:52
2024-04-10 00:46:15
2024-01-29 16: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