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31 16:44:16 | 寻校网
福建是3+1+2。2021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考生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构成,满分750分。
高考3+1+2的省份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
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2018年启动,2021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2021年启动,2024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等8省份,2022年启动,2025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2018年启动,2021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3"指的是:中文、数学、外语。这三科参加统一高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原始分计入考生总分;"1"指:物理、历史,考生必须从物理、历史两科中选择一科,由各省自主提出命题,原始分计入考生总分;"2"指:考生从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四科中选择两科。选考科目由各省提出,通过等级分配将分数计入考生总分。
考生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其中,3门统一高考科目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选择性考试中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再选科目按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考生确定选择考科目时,为什么要在物理或历史中选1门,在其余4门中选2门?
考生在确定选择考科目时,应在历史和物理2门中先自主选择1门,然后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再自主选择2门。
这样设置的主要考虑:一是体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需要。高等学校、普通高中和学科专家普遍认为,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物理是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高中阶段学习物理或历史科目是大学阶段学习自然科学类专业或人文社科类专业以及其他交叉学科专业的重要基础。因此,将这两个科目作为首选科目,有利于考生为进入大学开展专业学习奠定扎实基础,有利于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对学生的培养。
将物理和历史作为考生首选的科目之一,可以与现有师资、教室等条件有效衔接,引导不同地区中学的学生合理选择学习科目,科学规划学业生涯,为进入大学继续深造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有利于学生多样化成长发展。在首选科目选择的基础上,学生从4门再选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参加选择考,理论上有12种组合。相比改革前文理分科的两种学科组合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而且促进了文理交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学其所好、考其所长的原则,更加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机会。
随着近几年我国高考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入,为保证公平公正性,高考试卷也分为很多种。
目前来说有全国卷甲、乙,新高考1卷2卷还有各省份自主命题,形式是比较多样,也是考虑到各省份的具体实际教育情况和水平具体对待的。高考报考是门学问,学科的选择也是有技巧的。
在新高考模式下,目前有“3+1+2”和“3+3”两种选科模式。
全国有上千所普通高校,要对所有学校过滤一遍选科要求也是有些难度的。那么今年本站就整理了北大和清华这两所国内顶尖大学举例子,其专业对应的选科要求是大体相似的,一起看看这两所学校的选科要求是什么。
1、首选科目要求:物理
再选科目要求(无)可选专业:电子信息类、工科试验班类、计算机类、理科试验班类、数学类、天文学、物理学类、心理学类、应用语言类、地球物理学类
2、 首选科目要求:物理
再选科目要求(化学)可选专业:地质学类、化学类、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生物科学类
3、 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均可
再选科目要求(无)可选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类、哲学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文物保护技术、社会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类、经济学类、法学、朝鲜语、波斯语、阿拉伯语、梵语巴利语、越南语、英语、印度尼西亚语、印地语、新闻传播学类、希伯来语、西班牙语、乌尔都语、文科试验班类、泰语、日语、人文科学试验班、葡萄牙语、蒙古语、公共管理类、工商管理类、菲利宾语、法语、德语、俄语
4、 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均可
1、 首选科目要求: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无)可选专业:艺术史论
2、 首选科目要求:物理
再选科目要求(无)可选专业:电子信息类、工科试验班类、计算机类、土木类、理科试验班类、
3、 首选科目要求:物理
再选科目要求(化学)可选专业:理科试验班、临床医学类、工科试验班
4、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均可
再选科目要求(无)可选专业:建筑类、美术学类、设计学类、文科试验班类、法学
选择考科目理论上有12种组合,可以说考生有很大空间去选择,以下是具体组合情况:
1、 物理+化学+生物
2、 物理+化学+地理
3、 物理+化学+政治
4、 物理+生物+地理
5、 物理+生物+政治
6、 物理+地理+政治
7、 历史+化学+生物
8、 历史+化学+地理
9、 历史+化学+政治
10、 历史+生物+政治
11、 历史+生物+地理
12、 历史+政治+地理
“3+2+1”模式其实是由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成绩和考生选择3科组合而成,考生采取“专业+学校”的方式组合,这种方式能提高录取机会,对考生和院校都是相互有益的事情。了解每个组合的优势和劣势,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再做出合适的选择,这也是为未来发展提前做好的规划。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寻校网:www.xunxiao.com重庆是什么新高考模式是3+1+2吗重庆新高考模式是3+1+2,“3”即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重庆新高考模式重庆实行“3+1+2”模式,“3”即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1”和
新高考政策广东是3+3还是3+1+2的模式新高考政策广东是3+1+2模式。普通本科高校招生考试由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组成。广东新高考将开启“3+1+2”模式2021年是广东省高考综合改革落地实施的元年。与往年相比,广东新高考有哪些新变化呢?日前,备受社会关注的《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正
2023高考新政策是什么?有哪些省?高考改革新方案2023高考是什么政策?2023高考新政策是什么?有哪些省在2023年将会实行新高考?本期为大家整理分析,高考改革新方案2023高考是什么政策,供不了解的同学们参考。一.2023高考新政策是什么?1.第一批新高考省份(2个)第一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浙江、上海等2省市,2014年启动,2017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
2023年高考各个大学选科要求:附2023年高考专业科目要求一览表随着近几年我国高考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入,为保证公平公正性,高考试卷也分为很多种。目前来说有全国卷甲、乙,新高考1卷2卷还有各省份自主命题,形式是比较多样,也是考虑到各省份的具体实际教育情况和水平具体对待的。高考报考是门学问,学科的选择也是有技巧的。在新高考模式下,目前有“3+1+2”和“3+3”两种选科模式。全国有上千所普通高校,
新高考政策详细解读什么是新高考新高考政策“3+1+2”模式包括国家统一高考语文(汉语)、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3门科目,及考生自主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3门科目。其中,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6门科目,考生首先在历史、物理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作为首选考试科目,然后在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作为再选考试科目。新高考政策解
2022福建高考一本录取率是多少各省一本录取率排名2022福建高考一本录取率是22.62%;211录取率是5.37%;985录取率是2.01%。福建高考2022年高考人数是21.8万人左右,高考难度是简单模式,难度不高。下面来看本站整理了关于福建高考一本录取率的相关内容吧!2022福建高考一本录取率2022福建高考一本录取率:22.62%。2022福建高考211录取率:5.37%。2022福建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广东高考加分项目新政策(2023年参考)想必不少同学和家长对于广东省高考加分政策有兴趣,本文将整理广东省高考加分政策情况,介绍在广东高考加分政策中优惠加分的条件,以及广东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的情况。广东省高考最新加分政策如下:1.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报考本专科高校可在考生高考文化课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由高校择优录取。2.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少
2023年山西高考一模考试时间一模什么时间考试2023年山西高考一模一般会安排在3月,但由于不是统考,所以具体时间以学校的通知为准,一般会在一天到两天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模考。2023高三一模考试具体是什么时候高三一模考试在几月份是大家常会问的,毕竟就高考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而就往年的数据来看因为高考一模是高考前对学生的一次模拟测试,所以大部分学校时间安排在每年的3月份---4月份之间。通过一模考试
2023-09-30 10:17:20
2023-09-07 11:05:59
2023-08-10 07:20:35
2023-07-14 05:36:52
2023-05-11 11:14:02
2024-04-10 00: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