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7 08:21:15 | 寻校网
新高考开始后,无论是“3+3”模式还是“3+1+2”模式,各种学科的结合一直是热议的,其中历史+化学+生物、历史+化学+生物、历史+化学+生物可以称为是死亡组合。
1.历史+化学+生物
在3+3模式中才能这样选择,历史是典型文科科目,而物理、化学都是传统理科项目,对于擅长文科的同学来说,本身具有大量记忆及归纳总结的能力,而物理、化学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较少理解背诵的内容;因此,这个学科搭配组合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理科思维和文科思维切换自如。
专业覆盖面上达到99.3%(以高校2020年在北京市招生选考科目要求统计为例)。在“物理+”组合下,工科大类中的电子信息类、通信类、计算机类、电气类、建筑类、交通运输类、土木类等好就业的专业都可以报考。也可以报考财经类、理学类、文史社会类等中的绝大部分的专业。
尽管专业覆盖率奇高,但该组合选考人数少,从目前山东选考数据来看,这个组合选考人数不超过1%,很可能导致某些中学无法排班。
2.历史+化学+生物
科目文理属性界定不清,学科衔接不上。历史属于强文科,搭配两个理科科目,这是被很多人认为的“奇葩”的组合,在高校学习中,其实物理和化学是联系非常紧密的,考生选择化学却没有物理,对于大学的学习势必会有一定影响,对学生后续的专业发展影响较大。
根据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发布的2021专业选科要求来看,史化生专业可报比例为50.25%,史化生组合在选择专业范围上最明显的限制在于工科大类专业的选择,大部分工科专业都有限制,如像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兵器类、航空航天类、核工程类、仪器类几乎都不能报考。小部分要求必须选考物理的理学专业也存在限制,如数学类、物理类等专业。
3.历史+化学+生物
同样这个组合也是3+3模式中的组合,生物被称为理科中的文科,地理被称为文科中的理科,三门科目组合起来难度实际上并不会太高。
该组合专业覆盖率为76.1%,在新高考3+3的组合里属于可报考专业比例最低的组合之一。环境科学类、生态类、动植物研究类、公共管理类、社会学类、环境与资源类、城市规划类、教育学类等都是可选择的专业范围。
但受赋分制影响,新高考改革省份选择生物、地理学科的人数最多,很多成绩优秀类考生在选择物理科目之后会选择这两个科目之一。因此选择此组合的考生在和学霸们的竞争上或许会处于劣势。
大部分省份新高考选科为“6选3”,分“3+3”和“3+1+2”两种。前者为3门核心科目(语数外)+3门选考科目(政史地、理化生6门中选3门);后者为3门全国统考科目(语数外)+1门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2门再选科目(政地化生4门中选2门)。此外浙江省为“7选3”模式,多了“技术”学科。
不同省份的新高考选科规则略有不同,以下是新高考选科规则详情介绍——
1、“3+3”模式:3门核心科目+3门选考科目。3门核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选考科目为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选3)。目前在北京、天津、河南、山东、上海这5个省份实行。
2、“3+1+2”模式:3门全国统考科目+1门首选科目+2门再选科目。3门全国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1门首选科目为物理或历史(2选1),2门再选科目为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选2)。目前在河北、辽宁、湖北、湖南、重庆、江苏、福建、广东这8个省份实行。
3、“7选3”模式:仅在浙江省实行,语数外仍为必考科目,7选3主要是指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7门中选3门,相比其他省份,多了“技术”这门学科。
高考新政策3+1+2模式,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英语3门必选科目,中间1为从物理和历史中2选1,最后2为从剩下的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2门。不分文理科,可以由考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
“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之所以物理和历史必须二选一,主要在于,物理是高校理工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即使是不限制物理和历史的省份,大学很多招生专业也会要求选考物理或历史,否则不能填报)
“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3+1+2”模式和传统文理分科,从目标导向、选择科目组合、考试内容上都有本质上的区别。它体现了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可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而传统的文理分科仅有2种固定组合。
“3+1+2”模式中,学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考试时不分文理,所有考生的考试试卷完全一致。而传统文理分科的数学考试科目,试卷的内容和难度不同。
一、将每个选考科目的考生群体卷面分转换为等级。
把每个选考科目考生群体的卷面分从最高分到最低分顺序排列,按照考生群体卷面分的统计分布所确定人数比例将该选考科目考生群体划分为5个群体,每个群体考生赋予1个等级,整个考生群体的卷面分被转换为从高到低A、B、C、D、E共5个等级,每个考生的等级由其在该选考科目群体的排位确定。寻校网
二、将等级转换为等级分。
等级分的满分值为100分、起点分值为30分,从A至E每个等级按照1分1档的分数间隔对各个等级进行连续赋分,各个等级的等级分赋分区间从17到10分不等。依此,把每个选考科目考生群体的等级成绩从高到低(从A到E)转换为100至30分的等级分数,每个等级分数都在一定的等级分区间内。根据每个考生的卷面分数及其所在等级的等级赋分区间,运用等比例转换法则将其卷面分换算成等级分。在A、B、C、D、E的每个等级内卷面分不同的考生,根据等比例转换法则可计算得出不同的等级分,从而确保卷面分较高的考生换算得到较高的等级分。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寻校网:www.xunxiao.com新高考死亡选科组合不建议选的有哪些每种专业组合都有自己的优势,但是相对来说难易程度、专业覆盖面都不一样,下面列举几个被称为“死亡组合”的科目组合:1.历史+物理+化学、2.地理+生物+政治等。新高考选科的死亡组合1.历史+物理+化学在3+3模式中才能这样选择,历史是典型文科科目,而物理、化学都是传统理科项目,对于擅长文科的同学来说,本身具有大量记忆及归纳总结的能力,而物理、化学需要严密的逻辑思
新高考死亡选科组合不建议选的有哪些每种专业组合都有自己的优势,但是相对来说难易程度、专业覆盖面都不一样,下面列举几个被称为“死亡组合”的科目组合:1.历史+物理+化学、2.地理+生物+政治等。新高考选科的死亡组合1.历史+物理+化学在3+3模式中才能这样选择,历史是典型文科科目,而物理、化学都是传统理科项目,对于擅长文科的同学来说,本身具有大量记忆及归纳总结的能力,而物理、化学需要严密的逻辑思
新高考3+1+2死亡组合:新高考最不要选的组合新高考3+1+2死亡组合是什么?新高考最不要选的组合有哪些?对于面临选科的同学们来说是非常想要了解的,新高考选科也很有讲究,本站就为大家带来新高考最不建议选的组合,供大家参考。一、新高考3+1+2死亡组合新高考选科其实是个难题,在选科时首先要看自己所选的学科难度是否大,其次就是看各科之间的搭配是否合理,对于“3+1+2”模式的普通考生来说如果选到物
新高考死亡选科组合不建议选的有哪些每种专业组合都有自己的优势,但是相对来说难易程度、专业覆盖面都不一样,下面列举几个被称为“死亡组合”的科目组合:1.历史+物理+化学、2.地理+生物+政治等。新高考选科的死亡组合1.历史+物理+化学在3+3模式中才能这样选择,历史是典型文科科目,而物理、化学都是传统理科项目,对于擅长文科的同学来说,本身具有大量记忆及归纳总结的能力,而物理、化学需要严密的逻辑思
新高考选科的死亡组合-附高考选科专业对照表(2023、2024参考)“新高考选科的死亡组合”一般指的是那些难学、竞争激烈、专业覆盖面比较少的组合,这些组合可能会让大家在以后的赋分或者专业填报上缺乏优势。本文本站就将介绍新高考选科的死亡组合是哪些,并附上附高考选科专业对照表,供2023、2024年考生参考。一、新高考选科的死亡组合目前我国的新高考模式有两种,分别是“3+3”模式和“3+1+2”模
新高考3+1+2死亡组合:新高考最不要选的组合新高考3+1+2死亡组合是什么?新高考最不要选的组合有哪些?对于面临选科的同学们来说是非常想要了解的,新高考选科也很有讲究,本站就为大家带来新高考最不建议选的组合,供大家参考。一、新高考3+1+2死亡组合新高考选科其实是个难题,在选科时首先要看自己所选的学科难度是否大,其次就是看各科之间的搭配是否合理,对于“3+1+2”模式的普通考生来说如果选到物
新高考3+1+2死亡组合:新高考最不要选的组合新高考3+1+2死亡组合是什么?新高考最不要选的组合有哪些?对于面临选科的同学们来说是非常想要了解的,新高考选科也很有讲究,本站就为大家带来新高考最不建议选的组合,供大家参考。一、新高考3+1+2死亡组合新高考选科其实是个难题,在选科时首先要看自己所选的学科难度是否大,其次就是看各科之间的搭配是否合理,对于“3+1+2”模式的普通考生来说如果选到物
辽宁高考政策采用什么新高考模式辽宁高考政策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3”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辽宁高考什么政策内容辽宁高考政策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3”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
2024-08-09 17:28:19
2023-05-16 18:31:22
2023-05-04 09:38:06
2023-04-06 07:34:18
2023-05-04 11:11:12
2023-05-18 23:50:52